-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 邢念凤 2014.10 概述 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病因明确,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1型原发性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于绝经后妇女。2型即老年性,见于老年人。 病因和危险因素 正常成熟骨的代谢主要以骨重建形式进 行。更年期后,男性的骨密度下降速率一般 慢于女性,因为女性还有雌激素缺乏因素的 参与。凡使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的因素 都会导致骨丢失和骨质量下降,脆性增加, 直至发生骨折。 正常与疏松骨质比较 (一) 骨吸收的因素 1、性激素缺乏 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丢失加速,这是1型主要原因,而雄激素缺乏在2型老年性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2、活性维生素D缺乏 由于高龄和肾功能减退致肠钙吸收和生成减少,导致骨转换率加速和骨丢失。 3 细胞因子表达紊乱 ( 二) 骨形成因素 1、峰值骨量降低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骨量增加最快的时期,约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峰值骨量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于种族、骨折家族史、瘦高身材等临床表象以及发育、营养和生活方式等相关联。 2、骨重建功能衰退 成骨细胞的功能与活性缺陷导致骨形成不足和骨丢失。 ( 三) 骨质量下降 骨质量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骨的几何形态、矿化程度、骨基质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等。骨质量下降导致骨脆性和骨折风险增高。 (四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骨折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龄、吸烟、酗酒、体力活动过少、长期卧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光照过少、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 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和肌肉功能减退是老年性骨折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与年龄呈正相关 1 随年龄增长, 尤其到中老年, 性激素逐渐减少; 2 肾功能下降导致降钙素分泌下降; 3 胃纳差, 吸收不足; 4 户外运动减少, 体内维生素D 合成降低, 肠道钙磷吸收下降; 5 负重活动减少等均使骨形成及骨矿化降低,造成骨量丢失。 临床表现 (一)骨痛和肌无力 轻者无症状,仅在X射片时被发现,较重者常诉腰背疼痛、乏力或全身骨疼。骨疼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点。乏力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 (二)骨折 多发部位为脊柱、髋部和前臂。常因轻微活动、创伤、负重、挤压、摔倒后发生。第一次骨折后,患者发生再次或反复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 并发症 驼背和胸廓畸形者常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表现。髋部骨折者常因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生活能力下降,长期卧床加重骨丢失。使骨折极难愈合。 诊断线索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预防而治疗效 果尚未肯定的疾病,多数人认为,已 经改变的骨结构难以复原,因此,预 防比治疗更有效。 预 防 1、改善营养状况 从儿童时期就要重视足量钙的摄入, 它影响骨峰值的获得 。要注意合理饮食, 包括适量的钙、蛋白质、糖、脂肪和其他营养素, 切忌偏食, 不染烟、酒之不良嗜好。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青花菜、甘蓝、豆芽、春菜、芥末水芹、瑞士甜菜以及其他绿色蔬菜都富含容易吸收的钙质。唯一的例外是菠菜, 虽然菠菜含有大量钙质, 但却不容易吸收,所能吸收的钙质就少了些。 少吃动物性蛋白。鱼肉、猪肉、红肉以及鸡蛋容易溶解骨质中的钙质, 钙质溶入血液之中, 再经由肾脏过滤后进入尿液, 而植物性蛋白似乎没有这样的作用。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提供了足量但不过多的蛋白质, 能帮助人体内的钙质保留在骨骼里。 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质形成, 富钙食品 有助于钙代谢平衡, 有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多进食富含异黄酮类食物对保存骨量也有一定作用。。 2加强运动 多从事户外运动,加强负重运动,增强应变能力,提高耐受力和平衡能力,降低摔倒和骨折风险。专家通过观察发现, 每周锻炼3 次, 1 h/次, 全身钙量可以增加, 而不锻炼组几乎每人的全身钙量均下降。 运动方式如哑铃、拉力器、羽毛球、乒乓球;另外如打拳、散步、做操、跳舞等。且应经常户外活动,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皮肤内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又促进肠道吸收钙。 当然, 运动量大小和选择哪类运动, 要根 据各自条件、兴趣、爱好和体力情况而定, 要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要安全、有效、持久, 切 忌意外事故。 3、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