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朝到明朝的中日关系
北宋时期,约相当于日本平安中后期,藤原贵族全盛时期,其时承唐末五代之乱,中国社会文化遭受严重破坏,赵宋王朝完成统一大业后,政治上相对稳定,开始重建业已衰微的文化,社会文化整体处于复兴阶段。日本自平安末期正式废止遣唐使,停止大规模吸收海外文化后,本土的传统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在北宋时期,中国没有赴日僧侣,只有商人频繁赴日;日本方面,则禁止日本国人私自渡海,只有得到特批的极少数巡礼僧侣入宋,而入宋僧侣也仅仅是为自己礼佛求法,在中国逗留时间很短。所以北宋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主要以商业贸易往来为主。
南宋时期,中国文化总体处于上升期,原有的文化得到了复兴和发展,宋学理学思想体系最终形成。日本的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士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南宋全新的文化特色所吸引。在有“武家栋梁”之称的平清盛门户开放、奖励海外贸易的政策鼓励下,两国商船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景象,僧侣随船往来,中日双方的佛教交流又开始走向兴盛。在交流过程中,日本开始进入佛教民族化的时期,创立了镰仓新佛教。日本临济宗成立并成为禅宗的主流,入宋僧侣在目的上不同于北宋的参拜巡礼,更多的是为嗣法而来。相对于北宋来说,南宋时期双方的交流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北宋更大,在整个宋代的中日佛教交流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宋朝灭亡,元朝成立。尚武的蒙古人改变了原先互利友好的中日关系,而以军事斗争为主。忽必烈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并与1270年向日本发动进攻,却由于遭受暴风雨袭击而损失惨重,而随后的两次战争也由于部队之间的协调问题和台风袭击而失败。这几场战争使得中日关系降至冰点。在政治冷淡的同时,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却繁盛依然,这一结论可以从两国商船往来年表中得到充分印证。由于元日通使关系的未曾建立,元日之间唯有商船得以通航。对于元朝来说,空前统一的局面开创了极其优越的贸易环境,并且采取了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这样元朝的海外市场非常广阔;加之战争引起的仇日心理,元朝对日本商品的依赖程度比较低,这也就使得中国商人赴日热情不高,促成了元朝对日贸易的消极态度。但对于日本来说,由于跟高丽贸易受阻,中国几乎成为其唯一的海外市场,是其与世界联系的唯一窗口;而且日本上层社会对中国舶去品的需要达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多数日本武士阶层都以拥有“唐物”的多少作为衡量身份、财富和文化教养的标志,这也就造成了日本对元朝市场的依赖。总体来说,此时中日关系处于政冷经热,日本对外贸易以来中国市场。
明朝时期的中日关系围绕着加强海禁、打击倭寇骚扰等问题,随时进行着调整。明朝成立伊始,为了消灭元末残余势力,防止外敌入侵,曾经多次遣使日本,主动希望能够与日本恢复外交关系,用外交途径抑制倭寇入侵。但由于元朝对日本的军事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使得日本国内军事野心开始膨胀,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中央集权分散,倭寇猖獗得无法控制,这极大地影响了中日关系进展。1381年,明朝爆发谋反案件涉及日本亲王,皇帝朱元璋中断与日本的一切联系,使得中日关系瞬间降至冰点。随着1394年日本北朝武力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倭寇的猖獗形势得到了缓解,加之日本商人对中日贸易的需求,使得日本向明朝派遣使团,中日重新建立了联系,开始商业往来。1408年,日本足立义持执政中断了与明朝的联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日本各地大武士势力已经形成,他们反对幕府垄断与明朝的贸易。与此同时,倭寇对明朝东南沿海的骚扰日甚。在足立义持任将军的19年里,倭寇入侵东南沿海事件多达17起。1428年足立义教就任将军,开始组织遣明使团,并且对明朝进行朝贡,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由于明朝对日本的朝贡贸易限制比较严,不仅船数少,而且贡期长,远远满足不了日本方面的要求,故各大名、寺社经常为取得勘合,派船入明朝贡而剧烈地竞争着。这种竞争到后来终于发展成在宁波的拼杀事件——“争贡之役”。 至17年后的嘉靖十八年(1539年),日本国王源义晴复遣贡使硕鼎等人明朝贡,明朝虽勉强予以接待,宴赏如例,但仍强调“贡期定以十年,贡使不过百名,贡船不过三只,违者阻回。” 1547年,源义晴再遣贡使周良等人贡时,则因贡期未到,贡船、人数均超过限额,而被阻在舟山群岛停泊了10个月,直至次年春天贡期到后,始准许入贡。此后,日本方面因大内义隆在1551年为其臣陶晴贤所杀,在纷乱中失去勘合,遂终止派遣贡船入明朝贡。
中日之间朝贡贸易关系终止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全面遭到倭寇的骚扰。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嘉靖倭患”。明朝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剿灭倭寇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明朝下达了海禁令,但是中日的贸易需要却没有得到满足,于是日本商人开始大规模走私活动,走私活动屡禁不止,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1567年由于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明政府正式承认对东西两洋的通货贸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