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青莱高速公路某段某合同段
砌石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项目名称
砌石工程
交 底 时 间
交 底 部 门
交 底 人
被 交 底 部 门
被交底人
交 底 内 容
具体交底内容见附件
砌石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国家重点公路青岛至红其拉甫线青岛段、XXX至XXX段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十三纵十五横”中的第五条横向线路青岛至红其拉甫在山东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点接至规划建设的青岛高架路,并与青岛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黄岛连接线及同三高速公路莱西至汾水段相接,向西与博山至莱芜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相连,因此同时也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山东省公路网主框架的形成,完善和优化区域路网布局,改善行车条件,加强胶东半岛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适应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等,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与规划建设的国道主干线北京至上海公路辅线济南至莱芜段高速公路联网,形成济青高速公路的第二通道,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两个龙头城市,减轻了渐趋饱和的济青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对于完善国家重点公路网,促进华北、中原、西北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国经济东西互动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工程XXX至XXX段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封闭、全立交,主线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20km/h,路基宽34.5m。
某合同工程起点KXXX,终点KXXX,全长13.3公里,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填方203万方,沥青路面427万平方,中桥161m/2座,小桥2座,涵洞20道,互通立交1处,分离立交1处,通道24道,天桥1座。
为增强台后路基地基承载力,减缓台后变形,本合同段全线结构物台后填土高度3倍范围内的路基地基采用强夯处理。
2、技术标准
2.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2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3设计车速:120km/h。
2.4路基宽度:34.5米。
2.5行车道宽度:2×(3.75×3)米。
2.6路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
3、地形、地貌、地质
本工程所在地诸城市为平原地貌,地势平坦,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位于鲁东隆起,沂沭断裂近邻诸城境西侧通过,南北横跨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两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区内构造较主要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本工程所在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5-0.20,相应的基本地震烈度为7~8度。
4、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4.1本工程所在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季分明。路线所经区域气温适中,日差变化不大,年均气温在11.5~12.3℃之间。在季风影响和控制下,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季节性强,地区差较明显。一般山区、山丘地区为湿润气候区,其他地区为半湿润气候区。路线区域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为695.6~794毫米。
4.2区域内河流众多,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于河流、水库中。沿线的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性分布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富水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地下水资源主要靠降水补给。沿线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无通航要求。除部分山区坡陡沟深外,大部分河段为宽浅型,河床稳定,河流水质基本无污染或污染轻微,对桥梁结构无腐蚀影响。区域内主要河流有胶河、芦河、潍河、XXX河等。
二、施工技术方案
1、基础挖方
1.1施工放样
施工前先放出基坑位置,放出中线桩,并引至不宜破坏的地方以备校核用。
1.2基坑开挖
1.2.1本合同段基坑开挖采取机械开挖配合人工修整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如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采取图纸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
1.2.2开挖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开挖后应连续快速施工。
1.2.3基础的轴线、边线位置及基底标高应精确测定,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1.2.4在附近有其他结构物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1.2.5挖基废方应按指定的位置处治。
1.2.6排水应不影响基坑安全,应不影响农田和周边环境。
1.2.7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超挖。土质和软石质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石质部分采用小孔径爆破,以免对周围地层扰动。边坡坡度视地质情况而定控制在1:0.75左右。开挖过程中随时测量基底标高及平面位置,避免超挖。土质基础开挖时基底留20cm,检验合格后基础施工时采用人工进行挖除。
1.2.8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1.2.9排水困难或具有水下开挖基坑设备,可用水下挖基方法,但应保持基坑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隧道特殊管棚支护工法-导向跟管钻进法.pdf
- 隧道监控量测-有限元计算.ppt
- 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doc
- 隧道结构防排水设计与施工.pdf
- 隧道维护作业课件PPT.ppt
-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doc
- 隧道衬砌作业指导书(泵送混凝土).doc
- 隧道衬砌后脱空处理施工方案.doc
-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doc
- 隧道衬砌防排水施工.pdf
- 2025年《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含答案).pdf
- 2025年护理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pdf
- T_SDSIA 17-2024 家用太阳能采暖系统实验室性能评价指南.docx
- 2021年辽宁新高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pdf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鲁科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济南版七年级下册-济南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济南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船舶汛期安全培训课件.pptx
-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员守则及食品安全总监职责(包含任职要求).pdf
- 三年级上册Unit 6 My Classroom第3课时教学设计.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