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ACS救助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CS救助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目 录;目 录;2002-2030年全球死亡率心血管病居首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CS人数在我国逐年增加,卫生经济负担沉重;目 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成为病理基础的综合征;ACS患者发病到救治各个环节延误;中国ACS救治面临的问题;公众对ACS认知识别度低,呼叫延迟, 导致首次医疗接触延误时间长;《2012ESC指南》明确STEMI的目标救治时间;为了减少患者延迟,推荐增加公众识别对AMI常见症状意识,告知如何呼救急救服务。一旦诊断STEMI,应尽快启动导管室,降低治疗延迟,降低患者死亡率 STEMI的最佳治疗策略应基于完善医院间网状联系,提供最佳治疗,缩短治疗延迟,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北京“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 仅有18.8%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1小时内就医,有高达64.9%的患者在发病后2小时甚至更晚才到达医院,丧失了挽救心肌的黄金时间 80.9%的 STEMI 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D2N) 为 83min,平均入门到球囊扩张 (Door to balloon,D2B ) 时间为 132min,而达到 D2N 时间<30min、D2B 时间<90min 的国际标准者仅分别为7%和16% ;随120出诊的医生对ACS缺乏必要的认识,造成误诊 120救护车搭载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远程监护设备,得不到专家的及时指导 PCI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和转运机制。我国ACS的急救完全依托原有普通的急救体制(仅根据单纯距离上的就近原则而定),相当部分基层医院技术力量薄弱,错失治疗良机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之间存在衔接障碍,急救人员与导管室之间缺乏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导致相当部分ACS患者不能直接进入导管室;《2015ESC NSTE-ACS指南》:对不同风险分层患者选择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规范临床诊治操作;STEMI患者出现症状12小时内,经验丰富的团队若能快速行PCI推荐行即刻PCI(诊断STEMI120min内) 为使得治疗简化,应选择从诊断STEMI开始到接受PCI再灌注治疗(导丝通过梗死相关动脉(IRA))的绝对时间(120min);累积风险;相比美国和欧洲,我国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缺乏规范流程。急诊胸痛患者的收住院比例仅为12.3%,有高达25%的患者在首次就诊后发生了院外死亡或因紧急事件再次入院1 我国ACS诊断流程尚不规范,ACS路径(CPACS)研究与全球ACS注册(GRACE)研究对ACS患者的初始诊疗对比,发现我国NSTEMI诊断比例低于国外,因ACS误诊和漏诊导致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院内死亡率增加2;ACS 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现象并存,医疗资源应用不合理。很多低危患者收入院观察并接受了冠脉造影术,而约2/3的高危ACS患者却并未接受PCI治疗1 从临床实际情况看,收入院的胸痛患者中,只有 10%-15%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约70%的患者最终除外ACS或未发现任何疾病。尽管如此,仍有5%的ACS患者因症状不典型而从急诊出院,其16%的患者因不适当出院导致失去救治机会而死亡2 CHINA-PEACE回顾性AMI研究:筛选中国833家城市医院和2010家农村医院,共入组162家医院,入组STEMI患者13815例,2011年,28.1%的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PCI),20.3%行非直接PCI,总体PCI治疗率仅为48.4%3;药物治疗的ACS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情况不理想;;目 录;更多ACS患者首诊于基层医院,而基层医院治疗ACS的条件和能力有限 加强PCI中心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协同救治是关键 目标:D2B FMC2B 目标:提高STEMI再灌注率;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信息平台—物联网,将患者常用监护与检验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心脏中心,专家可以在院内多个终端或智能手机上,进行远程会诊和指导抢救 基于微信群建立区域急性胸痛救治网络体系,覆盖多学科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会诊及双向转诊;2015年项目启动,覆盖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200家有急诊PCI资质的网络中心医院、800家基层医院,实现与院前急救体系无缝对接,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比率,提高转运效率,缩短缺血时间,改善中国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水平,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集中定点:将新发病AMI患者集中在规范化建设的、具有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的、并能够开展再灌注治疗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分级救治:根据医疗机构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对不同级别的医院赋予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开展胸痛中心的建设和认证;传统概念: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