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六 下肢(一) Lower limb 1 一、实习目的要求 掌握大隐静脉的行程、属支、交通及临床意义。 2. 掌握阔筋膜的结构特点及形成物(髂胫束、隐静脉裂孔、肌间隙)及临床意义。 3.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和收肌管的境界、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4.掌握股部中份的横断面结构及临床意义;掌握小腿部深筋膜、骨筋膜鞘及其内容。 5.掌握大腿前、内侧肌群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掌握胫前血管、神经的起止、行程及分布。 6.掌握足背动脉的位置、分支、分布及其与腓深神经的关系。 了解下肢的境界、分部与分区;熟悉下肢的表面解剖特点; 2.了解股前、内侧区的浅层结构; 3.了解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和股前内侧区的皮神经的分布; 4. 了解大腿前、内侧肌群的配布; 5. 熟悉股部骨筋膜鞘的构成、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熟悉小腿中份的横断面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二、切口和主要操作步骤 (一)做股前内侧区皮肤切口并剥皮 1. 取尸体仰位,作如下皮肤切口: 1)自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作一斜行切口; 2)沿阴股沟作一弧形切口; 3)分别在膝、踝部作横行切口; 4)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开始,沿下肢前面中 线依次经过膝、小腿、踝作一纵行切 口。 2.剥皮 用镊子牵起皮肤,先保留浅筋膜不动,尽可能地向内、外侧剥离并翻转皮片。 (二)解剖下肢前面的浅筋膜 1.剖查大隐静脉及其主要属支。 2.分离皮神经:包括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 支、闭孔神经皮支、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终末支。 3.去除浅筋膜:保留大隐静脉和重要的皮神经,剔 除其它浅层结构。 (三)观察并解剖下肢前面的深筋膜 在尸体上确 认下肢深筋膜的分部:阔筋膜,小腿筋膜。剖查髂胫束,隐静脉裂孔,将阔筋膜切开。 大隐静脉行程、属支 有5条: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四)解剖并辨认各肌 此区可解剖观察到股前群肌(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股内侧群肌(股薄肌、长收肌、耻骨肌,短收肌和大收肌)和髋肌前群(阔筋膜张肌和髂腰肌)。 (五)解剖股三角 1. 剖查股三角的构成: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外侧缘。探查股管、股环。 2. 剖查股三角内的结构:在股三角内,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腹股沟深淋巴结等。 (六)解剖收肌管 1.解剖和观察收肌管的构成:前壁为缝匠肌和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 2.检查收肌管内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七)解剖股内侧群肌及闭孔血管、神经束 辨认内侧群肌,剖查闭孔血管与闭孔神经,闭孔神经在闭膜管内分为前支和后支。 (八)在标本上观察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进入股前区的血管神经,通过二个腔隙即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进入,然后集中于股前区的股三角区内,再经收肌管进入膝后区。 1、肌腔隙: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和髂骨围成,内有髂腰肌及其浅面内侧的股神经和其浅面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 2、血管腔隙: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腔隙韧带和耻骨梳韧带围成,内有股动脉及其内侧的股静脉和股管。 股鞘 femoral sheath 为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血管上段而形成的筋膜鞘。 股鞘 股管femoral canal 股管 股疝形成后,由浅入深依次有哪些层次结构?为什么股疝易发生嵌顿? 腹膜外筋膜 皮肤 浅筋膜 筛筋膜 股鞘前壁 壁腹膜 (九)解剖小腿前外侧区深层结构 1.清理并辨认小腿前群肌、外侧群肌; 2.剖查胫前动脉、静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十)在标本上观察骨筋膜鞘 股部骨筋膜鞘 小腿骨筋膜鞘 后鞘 前鞘 内侧鞘 三、学习难点及注意事项 1.大隐静脉的行程、属支、交通 2.大腿前、内侧肌群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 3.股环、股管、股鞘、股三角 4.翻皮时宜浅切轻剥,防止损伤浅静脉。注意保留大隐静脉,隐神经。注意大隐静脉属支及其伴行动脉是否有变异。注意辨认隐静脉裂孔、筛筋膜,在观察好股管、股环、收肌管等结构后,方可追踪股动脉及神经。 1. 膝关节动脉网 腘动脉分支(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下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的关节支) 股动脉分支(膝降动脉) 股深动脉分支(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第3穿动脉) 胫前动脉分支(胫前返动脉) 膝关节镜 四、知识小结 2. 下肢浅静脉特点及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小隐静脉曲张 静脉瓣:大隐静脉9-10对,小隐静脉7-8对 大、小隐静脉之间的交通支 借穿静脉与深静脉吻合 穿静脉特点:多位于小腿上份,行于肌间隔内,以直角方向连于深静脉,静脉瓣多位于近深静脉端,小腿部穿静脉数目较大腿多 五、复习思考题 试述股三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