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 一般以100~200ml/min为宜。研究表明,体外循环中血液流速与治疗效果显著相关,速度过快所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而速度较慢则需要治疗的时间相对较短,但速度过慢易于出现凝血。 国外HP一般血流速度在150-200ml/min持续时间2-4小时,国内大多血流速度在100-150ml/min,治疗持续时间60-90分钟,也有人采用50ml/min的泵速,但流速慢,凝血机会相对增加,此时应适当提高肝素量 HP的血流量一般在100-200ml/min 临床观察表明。血流速度越快,吸附率越低。所需灌流治疗时间越长;反之,流速越慢。吸附率越高,灌流时间越短。 五、治疗过程中监测 治疗的时间与次数 灌流器中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与饱和速度决定了每次灌流治疗的时间。灌流用吸附剂对大多数溶质的吸附在2~3小时内达到饱和。因此,如果临床需要,可每间隔2小时更换一个灌流器,但一次灌流治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 对于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或毒物而言,在一次治疗结束后很可能会有脂肪组织中相关物质的释放入血的情况,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进行灌流治疗。 系统监测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灌流治疗时,只需监测PA/PBE/PV PA出现低压报警时,常见于留置导管出现血栓或贴壁现象; PBE出现高压报警则常见于灌流器内血液阻力增加,多见于高凝现象,应追加肝素剂量; PV出现低压报警,多见于灌流器内凝血; PV出现高压报警时多见于静脉壶内凝血、滤网堵塞。 生命体征的监测 当患者进行灌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则要相应地减慢血泵速度,适当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可加用升压药物; 如果血压下降是由于药物中毒所致而非血容量减少所致,则应当一边静脉滴注升压药物一边进行灌注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治疗的时机。 中毒治疗中反跳现象的监测 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如安眠药或有机磷类)中毒经过灌流后,可以很快降低外周循环内的药物或毒物水平,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暂时性地缓解,治疗结束后数小时或次日外周组织中的药物或毒物再次释放入血,导致患者二次症状或体征的加重。 另一常见原因是没有进行彻底洗胃而在治疗结束后药物再次经胃肠道吸收入血。 密切观察上述药物或毒物灌流治疗结束后患者状况,一旦出现反跳迹象可以再次进行灌流治疗。 生物不相容性及其处理 吸附剂生物不相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灌流治疗开始后0.5~1.0小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白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下降(可低至灌流前的30%~ 40%) 处理:一般不需要中止灌流治疗,可适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吸氧等处理;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不缓解并严重影响生命体征而确系生物不相容导致者应及时中止灌流治疗。 小 结 HP技术具有疗效好,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基层医院可开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各种吸附材料的研究成功,影响吸附效率及血液相容性等方面的克服,HP 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广阔。 谢谢! 目录 定义、概述、吸附剂分类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2 治疗过程中并发症预防 4 治疗过程中监测 5 组合型人工肾操作流程 3 一、定义、概述、吸附剂分类 定义与概述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段。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吸附剂的分类 吸附反应发生在微孔网阵中,根据微孔的入口大小分类: 微孔:小于2nm 中孔:2-50nm 大孔:大于50nm。 HA330灌流器,材料为聚碳酸 酯、大孔树酯。 中性大孔树脂的网络骨架 吸附剂的类型 活性炭 人工合成有机聚酯:包括树脂、炭化树脂 多聚糖琼脂和纤维素 无机物 生物特异性吸附 吸附剂的特性 活性炭型 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 对水溶性和中分子量以上的物质,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生物相容性差 吸附剂的特性 树脂类型 生物相容性好 对亲脂性和较大分子量物质有较强的吸附效应,如巴比妥类、安眠酮、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 中性大孔吸附树脂 活性炭 比表面积 900~1300m2/g 600~1000m2/g 孔径 均一,13~15nm 分布不一 吸附机理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 吸附谱 相对特异性 无选择性 吸附物质 中大分子、脂溶性高的物质 中小分子,亲水物质 应用范围 解毒、重症肝炎、尿毒症等 解毒 副作用 小,对电解质无吸附、对血液有形成分仅有微量吸附 对血液有形成分有吸附 操作对比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据通信技术 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网关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ppt VIP
- 柑橘新品种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共字).doc VIP
-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范式实施策略.docx
- 美甲店的前景及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班主任计划和总结及班主任手册.doc VIP
- T_CFIAS 3040—2025(混合型饲料添加剂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pdf
- 医疗器械(耗材)项目投标服务实施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西门子保护说明书7SJ686用户手册.pdf VIP
- 5.1.3.1生物圈(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