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2 熟知七大题材,把握内容有方向.ppt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2 熟知七大题材,把握内容有方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2 熟知七大题材,把握内容有方向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作者诗中既写出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思维导图】 答案:CE。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思维导图】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达了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2)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即学即练】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  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  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 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解析】选BE。B项,“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错误,不是比喻。E项,并不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2)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6分) 答案:①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②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2)这首咏竹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种写法在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诗中也有体现,请以本诗或《石灰吟》作为例子,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6分) 【解析】由诗歌的标题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这种题材的诗所咏的对象是自然界的某个事物。这种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托物言志,即借所咏之物寄寓志向、情趣或理想、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这首咏竹诗就赋予竹子高洁、坚贞、不媚俗的品性,表明自己要有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的高尚志趣。 答案:这首咏竹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 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 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 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 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 不媚俗、高洁、坚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达了自己 要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的 高尚志趣。这种手法在其他诗人的诗中也常有运用。 (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 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石 灰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虽粉骨碎身仍保持清 白等特点,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历经锤炼、不惧焚烧、不惜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的品性,寄寓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吟》托物言志,把石灰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 题材四  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点阐释】 特征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 别,送别之际,他人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 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 ”“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 人诗中出现) 内容情感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 朋友相别,也有亲人情人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