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一、体内、外抗凝血药 肝 素 吸收 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 分布 为带阴电荷的大分子物质,不易过生物 膜,肠道破坏失活 贮存 部分被内皮摄取、贮存 代谢 肝素酶 排泄 多以代谢物形式经肾排出 1. 肝肾功能不全 2. 有出血素质 3. 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脑溢血患者 4. 脑外科手术 5. 妊娠及产后 6. 活动性肺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对Ⅹa抑制作用强,对Ⅱa的抑制作用弱。 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维持时间长,每日一次 促t-PA释放,有助血栓溶解。 用于深部静脉血栓或手术后血栓形成。 药物:依诺肝素、替他肝素 二、体内抗凝血药 吸收 口服吸收慢、不规则 分布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约100%), 主要积聚在肺、肝、脾和肾中。 代谢 肝微粒体酶 排泄 肾 出血:表现为牙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及其他脏器的出血;可用VK治疗。 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机制不清 其他: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增多等 1. 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可加速其代谢,使疗效降低。 2. 肝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可使其作用增强。 3. 保泰松、甲磺丁脲能与之竞争血浆蛋白,使游离型增加而增强疗效。 4. 广谱抗生素如甲硝唑可抑制肠道菌群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也使其疗效增强。 三、体外抗凝血药 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 减少TXA2的产生 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 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 激活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含量增多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生成 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合成酶,使TXA2生成减少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防止血小板血栓形成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可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又称纤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又称纤溶酶),纤溶酶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降解血栓,故又称栓溶药。 第四节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又称止血药。 一、促凝血物质生成药 包括 VitK1:植物性食物 VitK2:肠道细菌产生,腐败鱼粉 VitK3:人工合成 VitK4:人工合成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三、促血小板生成药 促进血小板增生,增强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 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加速血管收缩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 适用于防止手术前后出血过多、各种内脏出血和皮肤出血。 四、作用于血管的促凝血药 由加压素和缩宫素组成 用于肺咯血及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转铁蛋白与铁的吸收 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和维生素B12 叶酸用于治疗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叶酸对抗药甲氨蝶呤、乙氨嘧啶等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维生素B12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促红素 由肾脏近曲小管管周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临床应用的是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与红系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红细胞增生和成熟,并促使网织细胞从骨髓中释出。 治疗慢性肾性贫血;化疗、艾滋病药物引起的贫血。 不良反应:血压升高;血凝增强等。 第六节 促白细胞生成药 非格司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由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 的糖蛋白; 刺激、促使中性粒细胞成熟,从骨髓释出,增 强趋化和吞噬功能; 用于粒细胞缺乏症,包括骨髓移植、化疗引起, 及骨髓发育不良或骨髓损害引起。 沙格司亭(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巨核细胞集 落形成和增生;对红细胞增生也有影响; 用于骨髓移植、化疗、骨髓造血不良、再障或艾 滋病有关粒细胞缺乏症; 引起骨痛、流感样症状、发热、腹泻及呼吸困难 等不良反应。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药 大量失血或失血浆(如烧伤)可引起血容量降低,导致休克。迅速补足以至扩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基本疗法 目前最常用的是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 是葡萄糖的聚合物 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为70000) 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为40000) 小分子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0) [药理作用] 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并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 渗透性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包括急性失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 中毒性、外伤性及失血性休克,可防止休克后期DIC 防治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视网膜动静脉血栓 [不良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