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行车速度:80km/h。3)车辆荷载等级:公路Ⅰ级。4)桥面宽度:引桥整体式宽24.5m,分离式宽2×12m;主缆中心距离 28m,主桥面宽24.5m;其中: 中央分隔带宽度:1.50m 左侧路缘带宽度:2×0.50m 行车道宽度:2×(2×3.75)m 紧急停车带宽度:2×3.00m 外侧防撞护栏宽度:2×0.50m5)桥梁纵坡:-1.1%、2.2%6)桥面横坡:双向2.0% 7)地震基本烈度6度,大桥按7度设防。8)抗风设计标准: 运营阶段:100年一遇,桥面高度处10分钟平均年最大风速25.90m/s; 施工阶段:10年一遇,桥面高度处10分钟平均年最大风速21.76m/s; 9) 设计洪水频率1/300。 10)设计基准期:100年。 6、钢桁梁安装过程中全桥设4处铰,世界上独一无二 坝陵河大桥四处过铰所需临时特殊结构和设施均系自主研发、设计、加工,经过总重62吨运梁车反复运行通过表明,结构简单、安全、实用、获得国内外同行赞扬。 7、旅游桥特征明显 坝陵河大桥将具有旅游功能的观光电梯和通道纳入桥梁整体设计中。在东岸桥头设置大桥监控中心,管养中心和桥梁宣教馆。并对适度范围环境进行改造,增添主题明确,美观实用的建筑物、雕塑、绿化,建成后,游人到此,进馆能获得桥梁科普知识,了解桥梁建设之艰辛,感受大桥的宏伟;北有滴水滩三级瀑布,总落差410m,宏伟多姿;向西跨越大峡谷,有关索岭景群,蕴藏着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关索南征到此辟道刨泉的故事,走进国家地质公园可领略距今2亿多年的古生物风采;南距大桥约2公里处,是神秘莫测的红涯天书,整座大桥与大峡谷风景融为一体。 方案确定: 设计期间,不仅对桥位进行了比选,还作了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三种桥型方案: 1)主跨220m及268m的多跨连续刚构方案; 2)主跨400m三塔斜拉桥; 3)主跨450m两塔斜拉桥方案。 由于连续刚构桥方案有数个桥墩高达300m,斜拉桥塔高达430m,高墩、高塔施工技术难度和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下部结构施工工期相对较长。上部结构因采用整体式箱梁,节段重,施工难度大。 加之,大桥地处山区峡谷,山高谷深,两岸地势陡峭,场地狭窄,无钢箱梁拼装、焊接场地;桥位处河流浅、河面窄,无法通航,不能像国内外其它跨江、跨海的大跨径桥梁一样,利用船舶运输和安装架设。经综合分析、比较,最终决定坝陵河大桥采用主跨为1088m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中央扣拉索: 采用φ74mm钢丝绳,全桥共设置六对,共用钢丝绳6.6吨。 * 下横梁 宽度9.0m 高度10m 5 总体设计 索塔下横梁构造 * 缆索系统总体布置 5 总体设计 * 中央扣索夹构造 5 总体设计 全桥共3对 5 总体设计 缆索系统 主缆:矢跨比1/10.3;全桥共设208根通长索,两边跨各设8根背索;每根主索由91丝φ5.20mm镀锌高强钢丝组成,全桥共用钢丝1.1万吨。 5 总体设计 索鞍 主索鞍、散索鞍:铸焊结合的混合构件;主索鞍分成两半,各重约55t。散索鞍总重为72.3t。 散索鞍 主索鞍 索夹:采用低合金钢铸件,半块索夹采用整体模型铸造。 吊索:骑跨式结构。每个吊点设两根吊索,吊距10.8米,直径φ60的钢丝绳。 * 钢桁加劲梁 5 总体设计 钢桁加劲梁:由主桁架、上下平联、主横桁架组成,桁宽28.0m,桁高10m,标准节间长度10.8m,重92.7t。全桥钢桁梁的钢材用量约18000t。钢桁梁除主桁片上、下弦杆及上横梁采用箱型截面外,其余均采用工字型截面。全桥共100个节间。 钢桁梁效果图 5 总体设计 * 6. 创新研究 特别的建设条件,决定着常规的技术不能适应坝陵河大桥的设计和施工,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 本桥为首次在西部大峡谷地区修建的跨径超过1000m的悬索桥。为确保大桥的顺利建设并提升大桥的科技含量,设计期间整合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具有较强实力的设计、科研院所及施工单位,联合针对坝陵河大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的攻关。交通部对本项目的建设极为重视,将本桥的关键技术研究列为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内容: ⑴ 山区峡谷风场特性、风参数及桥梁结构抗风性能研究 ⑵ 岩溶地区大型隧道锚关键技术研究 ⑶ 山区峡谷大跨径钢桁梁架设和监控技术研究 6 创新研究 * 子课题 序号 子项目 山区峡谷桥梁结构抗风性能研究 1 山区峡谷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