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7. 历史研究所 学院(系、所) 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国礼制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Ritual Systems in Ancient China 课程类型:?讲授课程 □实践(实验、实习)课程 □研讨课程 □专题讲座 □其它 考核方式: 考查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 理工文医各专业 适用层次: 硕士? 博士? 开课学期: 春/秋季 总学时/讲授学时: 32 / 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专长 陈文龙 讲师 中国古代史 29 唐宋政治制度史,礼制史 课程教学目标: “礼”是了解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关键词之一。本课教学目的是教师通过讲解和指导学生阅读基本材料,使学生熟悉历史上的重要礼书、撰写注释礼书的重要人物、礼制发展的基本脉络,让学生知晓礼制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前沿动态,具备从事礼制史研究的能力。 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礼制研究的意义 §1.2 从三礼到五礼 第二章 三礼分论(1)——《仪礼》 §2.1 礼典的实行和《仪礼》的撰作 §2.2 《仪礼》地位的变化 §2.3 清人研究《仪礼》的成绩和代表性著作 §2.4 武威汉简《仪礼》 第三章 《三礼》分论(2)——《礼记》 §3.1 《礼记》的产生 §3.2 《礼记》地位的上升 §3.3 《月令》与时政 第四章 《三礼》分论(3)——《周礼》 §4.1 有关《周礼》成书的争论 §4.2 “托古改制”与《周礼》在中古政治中的影响 §4.3 孙诒让《周礼正义》 第五章 “礼是郑学” §5.1 郑玄及其时代 §5.2 郑玄注礼的特色 §5.3 郑、王之争 第六章 “吉、嘉、军、宾、凶”五礼 §6.1 五礼制度确立的过程 §6.2 五礼简要介绍 §6.3 唐以来礼书编纂的体例 第七章 历史中的重要礼书 §7.1 《大唐开元礼》 §7.2 《政和五礼新仪》 §7.3 《大明集礼》 重要祭祀制度的变化 §8.1 天地祭祀 §8.2 宗庙祭祀 §8.3 日月风雨山河祭祀 §8.4 历代“大中小祀”制度 礼仪与政治 §9.1 宋代的濮议 §9.2 明代大礼议 教材: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彭林《三礼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主要参考书: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夏卷、元明清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 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吴丽娱《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的撰作缘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第二章《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三联书店,2009年。 赵克生《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