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听证制度 这是指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行为时听取有关当事人意见的程序制度。有人把它称为“陈述”或“申辩”。 听证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行政机关制作规范性文件或制作行政计划时,所涉及的相对一方当事人是众多而又不确定的一定范围的公众,应当召开适当规模的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这种听证会被称为“公听”。 2.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涉及单个或相互无争议的多个当事人时,应进行个别听证,给予当事人陈述自己意见及理由的机会。这种听证形式常被称为“陈述”。 3.当行政行为涉及的是互相有争议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时,行政机关应同时或反复听取各方对立的观点和理由,并允许各方互相进行辩论,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为。有人把这种形式称为“辩论”、“听讯”、“辨明”、“申辩”等。 听证的方式主要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五、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包括三项内容: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和公务回避。行政程序回避制度中的回避主要指公务回避。 它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如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不得参与该行政行为的处理的制度。 四、制定统一的行政强制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行政强制的设定权 (二)统一行政强制方式 (三)规范行政强制程序 (四)注意执行时间的限制 (五)完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制度 (六)规定执行终止的情况 (七)规定一定的执行时效 (八)规范行政强制权的主体 (九)规定公务协作 第十二章 行政指导 第一节 行政指导概述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 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 二、行政指导的特征 行政指导行为的特征归纳可谓见仁见智。本章将行政指导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1.非强制性。 2.主动补充性。 3.主体优势性。 4.单方行为性。 5.行为引导性。 6.方法多样性。 7.广义合法性。 8.事实行为性。 三、行政指导的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指导广泛运用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管理领域,特别是在经济管理领域运用变得更为普遍,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或曰功能。从各国行政指导实践来看,符合现代行政民主和法治精神的行政指导,在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行政指导的补充和替代作用。 2.行政指导的辅导和促进作用。 3.行政指导的协调和疏通作用。 4.行政指导的预防和抑制作用。 第二节 行政指导的重要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三、合政策原则 四、合目的原则 五、民主自愿原则 六、及时灵活原则 七、透明公开原则 第三节 行政指导的方式与程序 一、行政指导的常用方式 行政指导方式是指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时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其种类繁多,其常用方式可大致概括为如下十二类: 1.指导·引导·辅导·帮助。 2.劝告(规劝)·劝戒(告诫)·劝阻·说服。 3.建议·意见·主张。 4.告知·指点(说明)·提醒(提示)·提议。 5.商讨·协商·沟通。 6.赞同·表彰·提倡。 7.宣传·示范·推荐·推广。 8.鼓励·奖励·激励·勉励。 9.斡旋·调解·调和·协调。 10.指导性计划。 11.导向性行政政策·行政纲要。 12.发布官方信息·公布实情。 二、行政指导的一般程序 1.发动方式的规定。 2.发动时机的规定。 3.调查了解。 4.咨询论证。 5.商谈交流。 6.告知与公布。 7.提供资料。 8.听取意见。 9.书面记载。 10.听证会。 第四节 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指导的负面问题行政指导是一柄双刃剑,既有许多特点和特殊功用,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和负面效应,这是行政指导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的表现。从行政指导实务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如下带共性的负面问题: 1.行为不够透明。 2.动机不尽纯正。 3.关系尚未理顺。 4.保障变成强制。 5.责任不甚明确。 6.救济缺乏力度。 二、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 在考察与行政指导行为有关的责任归属问题时,可将指导方的责任和接受指导方的责任以及完善责任机制分别加以讨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指导方的法律责任 (二)接受指导方的法律责任 (三)完善行政指导责任机制和监督救济制度 第十三章 行政程序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一、程序的含义 二、行政程序的概念分析 行政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程序包括行政活动程序、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和监督行政的程序,狭义的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活动程序,它与行政行为的实体内容相对称。本书所指的行政程序是广义上的行政程序。 三、行政程序的特征 行政程序是行政实体内容实现的重要保障,行政程序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程序是就行政行为而言的,行政机关在民事活动中不存在行政程序,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活动也不表现为行政程序。只有行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