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书法艺术 颜真卿 欧阳询 创立新书体,“颜体” 雄浑敦厚 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自成“柳体” 方折峻丽,骨力雄健 颜筋柳骨 绘画艺术 阎立本 吴道子 擅长人物故事画 《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注重线条,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天王送子图》 画圣 开写意画先河 中日关系 遣唐使 鉴真东渡(六次) 唐玄宗时 中印关系(天竺) 唐招提寺 时间 人物 代表作 贞观年间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佛)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经济 政治 755—763年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安史之乱 原因 时间 经过 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影响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退出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更迭 特点 五代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经济有利一定发展 发展趋势 十国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4.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中的相同点是: A.都有高僧作出贡献 B.学校教授儒学 C.以佛教为纽带 D.都学习中国的建筑艺术 5.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6.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8.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9.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10.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1.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画圣——吴道子 B.书圣——王羲之 C.医圣——张仲景 D. 诗圣——李白 8.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一景象产生于谁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1300多年初期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最早诞生于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0.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A 7.《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4.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