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性污泥法简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是目前工作效率最高的人工生物处理法,具有较高的污水净化能力。 衡量活性污泥法的指标 处理污水效果好的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性能,且经曝气后澄清时,泥水能迅速分离,这就要求活性污泥有良好的混凝和沉降性能。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两项指标获取最佳效果。 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两大类。 (一)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活性污泥培养的初期,细菌大量游离在污水中,随着污泥的逐步形成,逐渐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如菌胶团、丝状菌等 。 1、菌胶团 菌胶团是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 菌胶团有球形、分枝状、蘑菇形、垂丝形等。 各种菌胶团图 2、球衣细菌 球衣细菌对碳素营养需求量较大,常因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使它们过快地繁殖引起污泥膨胀,所以这种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 球衣细菌图 3、其他细菌 白硫细菌能分解含硫化合物。 硫丝细菌是一种常见丝状细菌,大量繁殖时可使污泥松散,甚至引起污泥膨胀。 白硫细菌图 硫丝细菌图 (二)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体积小,结构复杂。在污水处理中,一般将有机物摄入食胞器官加以分解。 活性污泥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钟虫类、轮虫类、鞭毛虫类、游动纤毛虫类等,都具有净化污水的能力。 部分钟虫图 部分轮虫图 (三)藻类 藻类是一种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微小植物,细胞内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从空气中吸收的 CO2 合成细胞物质,并放出氧气,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氧化有重要意义。 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描述活性污泥性质的主要指标有: 污泥沉降比 污泥浓度 污泥体积指数 (一)污泥沉降比 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 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 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 (%),又称污泥沉降体积 (SV30),以 mL/L 表示。 污泥沉降30分钟后,达到最大密度,以30 分钟后作为测定的标准时间。 (二)污泥浓度 1 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称为污泥浓度。用重量法测定,以 g/L或 mg/L 表示。 污泥浓度也称为悬浮物浓度 (MLSS)。 (三)污泥体积指数 ( SVI ) 污泥体积指数 ( SVI ) 简称污泥指数 ( SI ) 是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 30 min 沉降后,1 g 干污泥所占的体积 (以 mL 计 ) 。 污泥体积指数(SVI)计算公式 ——— 污泥指数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污泥指数的意义 污泥指数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 指数过高,说明污泥将要膨胀,或已膨胀,污泥不易沉淀,影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在正常情况下,污泥指数控制在50~150为宜。 对有机物含量高的工业废水,污泥指数可能远远超过上列数值。 本章结束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第一阶段称为碳氧化阶段,主要是有机物中碳的氧化。 第二阶段则是由于有硝化细菌的存在,而将氨进一步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称为硝化阶段。这个过程中消耗的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测定 (六)挥发酚类 酚类化合物是苯的烃基衍生物。 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 沸点在230℃以下的为挥发酚(属一元酚)。 沸点在230℃以上的为不挥发酚(属二元酚或三元酚类)。 酚对人体的危害 酚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昏、骚痒、贫血及神经系统障碍。当水中含酚大于5mg/L时,会使鱼中毒死亡。 挥发酚的毒性比不挥发酚大,且具有强的气味。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挥发酚的限量主要是根据感官性状指标制定的,因为当含有酚的水经氯消毒而产生的氯酚,不愉快的气味更浓。饮用水标准为 0.002 mg/L (以苯酚计)。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酚的主要污染源 酚的主要污染源是炼油、焦化、煤气发生站,木材防腐及某些化工(如酚醛树脂)等工业废水所产生。 酚的分析方法 酚的主要分析方法有 容量法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4—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 高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2019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2年新高考政治真题试卷(山东卷).pdf VIP
- 2025年最新详版征信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样板模板word格式新版可编辑.docx VIP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 月考英语试卷(10月份).docx VIP
-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pdf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培训课件_1411dxs小天鹅纯臻2.0新品1411DXS系列.pdf VIP
- 2022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基础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