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783-2006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技术规范.pdfVIP

DB13-T783-2006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B 50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T — 13/ 783 2006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技术规范 2006-05-30 发布 2006-05-30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食品伙伴网 DB13/T 783—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B 、附录 C、附录D 、附录E 、附录F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红旗、李同庆、邵铁凡、李全振、侯金良、宋俊石、刘晓丽。 I 食品伙伴网 DB13/T 783—2006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体系、测报范围与内容、测报方法及测报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 《国际水生动物卫生法典》 3 测报体系 3.1 测报机构 3.1.1 省级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机构 是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中心,负责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组织、数据汇总、整理与 上报,发布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预报报告。 3.1.2 市级水产技术推广站 负责组织所在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 3.1.3 县(区)级水产养殖疫病防治站、水产技术推广站或其他相关单位 负责所在县(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汇总各测报点数据,上报省和市测报机构。 3.1.4 测报单位基础条件 省、市及建有水产疫病防治站的县(区)级测报单位应具备水产养殖病害监测能力和条件,配备病 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水生生物病原体及水质检测仪器设备,其它县(区)级测报单位应配置细菌、 真菌、寄生虫及水质检测仪器设备。 3.1.5 测报单位情况备案 市级测报机构需经省级测报机构组织考核验收,有关情况上报国家测报机构备案。 3.1.6 测报区 根据全省测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养殖区域布局的特点,在全省范围内设立测报区,建有水产养殖疫 病防治站的县(区)及水产养殖规模较大的县(区)要设立测报区,每市测报区一般不少于3个。全省 病害测报面积不低于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0%。 3.1.7 测报点 各测报区应根据当地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特点、病害诊断实际条件确定测报点。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 种场、良种场及规模较大的养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