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员工关系管理 .ppt

  1.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权威性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 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黑人的愿望 有个黑人男人到沙漠做冒险之旅,由于迷路而且准备的水己用完,口干舌燥已多日,行将渴死之际,他幸运的捡到一个神灯,怀着一丝希望,他有气无力地搓揉着神灯,果然出现了一位灯神。 灯神就告诉他:“主人,你把我从灯中救出,为了回报你的恩德,你可以提出三个愿望,我一定让你如愿以偿。” 黑人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提出他的三个愿望: 一、希望每天都有水喝。 二、希望皮肤变白,不再黝黑。 三、希望能够每天都看的到女人的臀部。 “轰”! 态度改变的方法4 角色扮演法 违章司机当一天警察 经理当一天前台 员工当一天领导 改变外显行为: 强制性改变一个人的外显行为,造成与内在态度不一致的不舒服感,从而驱使一个人改变态度 随地吐痰罚款 态度改变的方法5 模块二:“严管”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治人代替“人治” 案例:这样的“小鹰怎么办” 问题员工的管理与淘汰 纪律处分的程序 组织目标 规章制度 的建立 向员工说明 规章制度 实施恰当 的处分 表现与规章 制度相比较 观察员工 表现 制度治人代替人治 热炉法则 The Hot Oven Rule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及规章制度, 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 正在燃烧的滚烫的炉子让您想到什么? (1)不用手去摸也知道---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 (3)当你一碰到热炉时,立即就---- (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 案例:这样的“小鹰怎么办” 阅读时间:鹰的培训课程 体验时间:你来试试看?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GE活力曲线 模范人物 优秀 业绩者 边缘 人物 低效 率者 100% 100% 60-70% 无 无 期权奖励 A类型 B类型 C类型 重用A类:2-3倍于B类的奖励 培养B类:每年加薪 去除C类:没有任何奖励 人员比例 20% 70% 10% 淘汰处理注意的几个原则 不能不教而诛 尽量不伤害其自尊心 不要全盘否定 不要掺杂个人恩怨 淘汰面不易过大 不要以罚代管 不宜理论细节 不要激化矛盾 尽量弥补精神和物质损失 加强宣传教育, 认识淘汰的必要性 及重要性 模块三: “梳理“篇 ---好员工是夸出来的 故事分享: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实验:“霍桑工厂” 赏识--好员工是夸出来的 信任--你来做,你负责 期望—我知道你可以的 故事分享: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个童话引发的思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Pygmalion)是 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 王,他同时还是一位出色 的雕塑家。他精心雕塑了 一座少女神像,美丽动人 ,皮格玛利翁真心地爱上 了她。结果奇迹发生了, 塑像被皮格玛利翁的真心 所打动,少女“活”了。 霍桑实验1---照明实验 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实验假设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 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 具体结果是: 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 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 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 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 心理实验: “霍桑工厂” 原来赏识竟如此简单 梅奥 ( 1880-1949) 霍桑实验2--福利实验 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后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