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晓日》《送杜十四之江南》 1教案 沪教版.docVIP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晓日》《送杜十四之江南》 1教案 沪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晓日》《送杜十四之江南》 1教案 沪教版 古诗简析: 《晓日》一诗是正值日出之时,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天东边,朝霞映入江中,水面上似有万条金蛇在舞动着;红日彤彤,江水澹澹,一时间,天地似乎都染成了红色;的确,在江边观日,每当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时,那气势,那感受,真令人心潮澎湃。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一首送别诗。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到第三句,撇景入情。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 教学目标: 1.学习《晓日》,了解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看到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那气势、那感受。 学习《送杜十四之江南》,了解诗人在湖北送杜晃进士到江浙,有天涯之感,感受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送杜十四之江南》。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晓日》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1)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天边的霞光映入水中,水天一片通红。 (2)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只要在三更以后到日观峰,就能看到太阳最早被送上碧空。 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朗读感悟。 二、学习《送杜十四之江南》 (一)解题。 1.简介作者,复习古诗,引入此诗。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 2.解释题目: 杜十四是作者好友杜晃,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二)初读感知。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荆楚和东吴水乡连接,朋友啊,此去的江南,烟波浩茫。 2.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我目送你渐渐消失,伤心的泪珠挂满脸旁。 (四)朗读古诗、品味诗意。 1.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2.朗读、背诵古诗。 三、拓展延伸 积累送别的古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 1教案 沪教版 古诗简析: 1.《田上》这诗里写的情景是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冒雨去耕田,人和牛都精疲力竭了,天还没有亮,此间辛苦,可想而知。 2.《淮上渔者》写白头钓翁以船为家,露宿野餐。新钓鲈鱼,吹火荻花,举家得以就食,终年顶风扁舟垂钓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 古诗注释: 雨足:雨量充足。 高田白:高处田里积满了一片白亮亮的水。 披蓑:披着蓑衣。 俱:都。 殊:竟。 白头波:江中白色的浪头。 逐:跟随。 浦:水边;岸边。 荻:与芦苇相似的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教学目标: 1.学习《田上》,了解诗人描绘的农民冒雨半夜起来耕田情景,感受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十分沉重的劳动。学习《淮上渔者》描写一个在淮河上靠打渔为生的老渔夫打鱼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淮上渔者》。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诗)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引入此诗。 崔道融的诗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4.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一片水。农夫披着蓑衣半夜就去耕地了。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