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讲 社会影响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影响因素 七因素模型 詹姆斯?特纳认为有七个因素会影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 :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Text 七因素 暴力发生 的时间 面对面的交流 双方的语言 知识储备 与经验 文化价值 结构 刻板印象 事件持续 的时间 面对面的交流 在看守和人质有日常互动的情境下,两者之间更容易出现情感联结。相反,如果人质被戴上面罩或者被关在隔离的屋子里,人质则不会对绑匪有认同。 * 面对面的沟通使人质有机会了解绑匪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追求,以及他们遭遇的问题和对官方敌意的缘由。人质逐渐相信,绑匪的观点是正确合理的。在有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卷入其中时,情况更是如此。 * 暴力发生的时间 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暴力,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会有不同的影响。实施绑架时的暴力,不会阻碍认同的产生。绑架成功后,如果某位人质有过激的或挑衅的行为,并因而受到了绑匪的体罚和制止,这种暴力行为会被其他的人质所接受,认为他是“罪有应得”,因为他破坏了整个情境的稳定,并威胁到了其他人质的生命。但是没缘由的体罚或嘲弄,会使人质更加难以控制,并且使他们不易产生对绑匪的同情心。 * 2004年9月发生在俄罗斯别斯兰一所中学的人质劫持事件证实了特纳的这一观点。在这次事件中,绑匪在人质饥渴难耐时戏弄他们,让他们快速做蹲起运动,使得人质的体力几乎耗尽。因此所有获释的孩子和家长都对绑匪恨之入骨。 * 语言 如果人质和绑匪讲不同的语言,这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形成是一个障碍。在1977年日本Red Army飞机劫持事件中,那些与绑匪说同一种语言的乘客,有了对劫机者的认同,而其他乘客则没有。 * 个体的知识储备与经验 无论是恐怖主义者还是人质,他们对心理知识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会显得非常重要。 恐怖行动中的领袖人物,会采取策略使人质认同“他们的人”,例如,告诉人质他们是安全的,并且大多数时候对人质比较尊重,同时“自己人”又不会对人质产生同情。 同理,人质如果知识广博,阅历丰富,此时也会使自身受益。他们可以表现得更加通情达理,有人情味,从而使绑匪不愿意做出伤害其生命的行为。 * 文化价值结构 认同会倒向价值信仰坚定,并且能以非敌意的方式表达的一方。 更多时候,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用来指人质对绑匪的一种积极归因及认同。但实际上,绑匪同样也可能站在人质的立场上行事。 认同实际发生的方向,即在绑架事件中谁会对谁产生认同,取决于哪一方的信念更坚定。 那些个性顽强、对于自身和自身的生活方式有坚定信念、对人的心理有基本了解的人质,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们会在日常接触中逐渐对绑匪产生影响。 * 1996年日本驻利马使馆人质绑架案佐证了特纳的观点。在这起持续数月的绑架事件中,一些绑匪逐渐对人质产生了认同,他们的敌意也渐趋弱化,恐怖分子内部的团结受到了挑战。后来也有学者将这种绑匪对人质的认同,称为“利马综合症”(Lima Syndrome)。 * 刻板印象 特纳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强化在双方的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但是,2002年俄罗斯文化剧院的人质事件对特纳的这一论点提出了挑战。 俄罗斯人对车臣人一直持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不开化的粗野山里人。但是在这次事件中,人质逐渐放弃了他们先前对于车臣人持有的刻板印象,而且对之产生了好感,甚至在与他们一起的时候体验到了安全(secure)。 * 对此一个比较好的解释可能是情景的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此时,人质与绑匪的互动是在人际而不是群际水平上,情景变成一种去范畴化的情景,人质可能更关注每个个体的特异性信息,相应地较少注意以群体为基础的刻板信息。这种“个性化的”的接触形式,加之绑匪对人质的一些善行,使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产生在情理之中。 * 事件持续的时间 时间是整个人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人质事件的早期阶段,人质和绑匪持有的关于对方的刻板印象主导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的因素开始介入到“人质——绑匪——外界”的复杂互动当中。当各方面的因素倾向于导致双方积极的认同时,时间拖延是有利于人质的。 否则,如果消极的认同产生,或者既有的刻板印象被强化,那么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人质越危险,因为疲倦和压力会降低绑匪对挫折的忍耐程度。 * * 四因素 3.人质没有逃脱的机会 4.人质与外界 完全隔绝 1.绑匪威胁会杀死人质 2.绑匪向人质表达善意 四因素模型 绑匪威胁会杀死人质,并且人质也相信他们完全有可能这么做。 因为这一因素的存在,受害者明白,在这种极度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既然绑匪可以杀死他们,那么对他们惩罚、虐待并不值得惊异,即便这是一种负面的身体遭遇和情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