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痰饮 水、湿、痰、饮:湿聚为水,水积成饮,饮凝成痰(质异性同) (三)痰饮的分类 1、有形痰饮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的实质性痰浊水饮。如咳吐出的痰液。 2、无形痰饮指视之不见,闻之无声,触之不及的病理表现。即不见实质性痰浊,只见其症状、体征。如眩晕、痰核 水谷 脏腑: 肺、脾、肾、肝、三焦、膀胱 … 构成生理物质:血、津液。 生理代谢产物: 尿、汗、… 致病因素: 外感、内伤 病理代谢产物: 水、湿、痰、饮 (四)痰饮形成原因 痰的病证特点P135 痰滞在肺——肺气闭阻——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蒙蔽神明——神昏呆滞 痰火扰心——神明躁动——癫狂 痰停于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痰在经络筋骨肌肉——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阴疽流注、关节肿胀屈伸不利… 痰浊上犯——阻碍清阳——眩晕、昏冒 痰气凝结于咽喉——咽中梗阻(梅核气) 风痰、寒痰、热痰、燥痰…… 饮的病证特点 饮在肠胃——肠鸣沥沥有声——痰饮 饮在胸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悬饮 饮在胸膈—胸闷咳喘、不能平卧—支饮 饮溢肌肤——肌肤水肿、无汗、身体重 痛——溢饮 一、痰饮 (五)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经脉,影响气血的运行。 2、停滞脏腑 ,影响脏腑气机。 3、致病广泛,病证复杂,症状多端。 4、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一)概念 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液,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内的血液。 二、瘀血 (二)瘀血形成原因 1、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 2、气滞——气机郁滞,血液停滞 3、血热——血热搏结,血热妄行 4、血寒——寒客血脉,血液凝滞 5、各种内外伤——血离经脉,积存体内 二、瘀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夜间痛 2、肿块:体表皮肤青紫肿胀,体内积聚,质硬固定不移。 3、出血:血色紫暗,或有瘀块。 4、望诊:面色、唇、甲青紫,舌有瘀点、瘀斑;久瘀则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5、脉诊:脉细涩、沉弦、结代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一)结石的基本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久经煎熬所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 (二)结石的形成 1.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成石。 2.情志内伤: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胆汁郁结 3.服药不当:长期过服药物、脏腑失于通降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阻滞气机。 3、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 4、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绞。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寄生虫 包括蛔虫,蛲虫,钩虫,血吸虫等 二、各种外伤包括枪弹伤,金刀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虫兽咬伤,雷电击伤等。 三、药邪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四、医过医生误治。 五、先天因素胎毒,是指导致婴幼儿发生疮疖、痘疹等疾病的原因。遗传性疾病。胎弱,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气不足。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3、暑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易夹湿) 性质:暑季炎热,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相兼侵犯人体为病。 致病特点: 暑热及湿的症状夹杂——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吐、恶心、大便溏泄而不爽。 4、湿 湿邪致病途径: 感受雾露之气; 以水为事; 久居湿地; 涉水淋雨; 4、湿 (1)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性质:阴邪,湿性类水,水属阴。 致病特点: 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常—— 胸闷脘痞、大便不爽….. 损伤阳气—— 常困脾阳,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 湿停聚—— 腹泻、水肿、腹水、小便不利。 4、湿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性质:重浊,即沉重、重着和秽浊不净 重——湿性类水而沉重 浊——湿性秽浊不清 致病特点: 症状沉重—— 头重如裹、周身困重… 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 大便溏泄、下痢粘液、小便混浊、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 4、湿 (3)湿性粘滞 性质:粘滞,即粘腻滞着。 粘——湿性粘腻不爽 滞——湿性滞着不畅 致病特点 : 症状粘腻不爽——排泄物、分泌物多滞涩不爽。 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