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的组织结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節 大氣 教學備忘 2.2 物質的分類:純物質和混合物 同相混合物和多相混合物 混合物可以是同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同相混合物的成分和性質是平均的。例如,糖溶於水時,溶液中的糖和水均勻地混合在一起。該混合物是同相的。一個容器內的空氣也是一種同相混合物。 多相混合物的成分和性質是不均勻的。例如,花崗岩是由石英、長石和雲母等礦物組成的多相混合物,通常可以用肉眼鑑別這些成分。混凝土是另一種多相混合物,它是由水泥、沙和碎石組成。 2.3 元素和化合物 混合物和化合物的主要分別 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分別 混合物 化合物 1 成分的質量比 組成物質可以不同比例混合 成分元素的質量有固定的比例 2 把成分分離的方法 可用簡單的物理方法,例如蒸發或蒸餾,把其中的物質分離 只可用化學方法把成分元素分離 3 一般性質 具有其組成物質的性質 性質與成分元素的完全不同 4 熔點和沸點 沒有明顯固定的熔點或沸點 有明顯固定的熔點或沸點 5 形成時的能量轉變 形成混合物時,沒有或只有很少能量轉變 生成化合物時,通常會釋出或吸收能量 2.4 大氣 地球大氣的四個氣層 地球大氣內的四個氣層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和電離層。 我們居住在對流層內,坐飛機可以進入平流層。只有太空人才可以飛離大氣。 大氣內的氣體平衡 所有生物都依靠氧、氮、二氧化碳和水維持生命。這些物質都可循環。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氧氣循環。 空氣中的氧氣 空氣中的氧氣 呼吸作用吸入氧氣 呼吸作用吸入氧氣 光合作用釋出氧氣 光合作用釋出氧氣 植物利用糖製造澱粉動物透過呼吸作用將澱粉分解成糖 ? 植物利用糖製造澱粉 動物透過呼吸作用 將澱粉分解成糖 空氣中 空氣中 的氮 生物內的 生物內的 蛋白質 反硝化細菌腐化 反硝化 細菌 腐化 細菌、 閃電、 肥料 泥土中的 泥土中的 硝酸鹽 在碳循環中,二氧化碳在空氣、土壤和生物之間循環 - 並進出海洋。 燃燒化石燃料 燃燒化 石燃料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腐化光合作用 腐化 光合作用 動物內的碳化合物 動物內的 碳化合物 植物內的 碳化合物 化石燃料內的碳化合物 化石燃料內的碳化合物 在水循環中,水在空氣、海洋和生物之間循環。 空氣中的 空氣中的 水蒸氣 蒸發 蒸發 下雨 下雨 海洋 海洋 在過去二百年間(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燃燒化石燃料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導致全球增溫的原因。 2.6 把空氣中的氧和氮分離 氧的用途 煉鋼—把氧氣通過熔融的鐵,可去除其中的碳和硫。碳和硫分別被轉化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 焊接和切割—氧乙炔可用於焊接和切割金屬。乙炔在氧氣中燃燒時溫度高達3 200 。。在這高溫下,大部分金屬都會熔化,然後被切割或焊接。 呼吸儀器—醫院維持病人生命的儀器需用氧氣。進行外科手術時需要把氧氣和麻醉氣體混合。攀山者和深海潛水員也需用氧氣。 太空火箭和太空穿梭機—太空火箭內載有氧氣,有助氫氣和煤油等燃料燃燒。太空穿梭機內的燃料電池也使用氧氣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 氮的用途 生產氨和硝酸—製造硝酸需要氨氣,而生產氨氣則需要大量氮氣。硝酸一般應用於製造染料、炸藥和肥料。 用作冷凍劑—液態氮可用作冷凍劑,它的低溫特性使它可以用來急凍食物。 提供惰性環境—由於氮氣極不活潑,可提供惰性環境。例如,把空油輪充滿氮氣以防火災發生。 化學與生活 正在消失的臭氧層 為甚麼臭氧層這樣重要? 臭氧層距離地面約十至三十公里。這層臭氧氣體能吸收一些對生物有害的太陽輻射。過量的有害輻射會導致我們患上皮膚癌,並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臭氧層受破壞 1986年,科學家發現臭氧層有兩個洞 — 一個較小的在北極上空,另一個較大的則在南極上空。科學家們報告說,這兩個洞正在逐漸擴大,而且環繞整個地球的臭氧層變得愈來愈稀薄。 10月1979 10月1979 10月1982 10月1984 10月1986 10月1988 10月1990 10月1991 10月1992 10月1993 10月1994 10月1996 10月1997 10月1998 10月1999 10月2000 陶伯遜單位 (D.U.) 100 500 衛星圖顯示由1979至2000年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洞的變化 (陶伯遜單位的值愈低,表示臭氧的濃度愈低) 氯氟碳化合物 導致臭氧層變得稀薄的「元兇」可能是一些稱為氯氟碳化合物(簡稱CFCs)的化學品。氯氟碳化合物常用於汽車空調系統、噴霧劑、電冰箱及快餐容器的發泡包裝材料。製造和使用這些產品會釋出氯氟碳化合物。在大氣中,氯氟碳化合物被輻射分解,釋出氯原子。這些氯原子會破壞臭氧。 政府的行動與未來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