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的基础知识
核心命题一、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见下表)
气候带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规 律
成 因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 寒 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寒长 夏暖短
寒 带
苔原气候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气候分布模式图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
①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配不均,导致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的最热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半球名称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月~8月
1月~2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月~2月
7月~8月
谷形(凹形)
②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温度带(即气候带)-----“以温定带”。
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最冷月均温值
>15℃
0℃~
<0℃
最热月均温值
>15℃
<10℃
<5℃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③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核心命题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关系图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特征
形成基础
根本原因
典型地区
延伸
方向
更替
方向
图示
水平地域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热量
太阳辐射
低、高纬度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水分
海陆位置
中纬度明显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类似,基本沿等高线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非地带性现象
以块状出现在其他理论自然带的位置
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局部水分异常
核心命题三、世界洋流分布
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联系图 世界大洋洋流分布图
核心命题五、
核心命题五、区位选择与评价
人类活动类型
区位因素(因地制宜)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因时制宜)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
(效益最大)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特别是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
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其中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更为重要。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工业
(成本最低)
原料、水源等
土地、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环境等
原料、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增强;交通、技术、环境标准、政策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
城市
城市(群)
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经济布局调整;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旅游和科技已成为促进城市形成的新因素
城市功能区
经济因素(地租水平)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与分化的最主要因素
交通
交通线
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但可以通过科技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可能性)
科学技术在交通线和交通枢纽建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