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春联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一座位美丽的大山上,有许多鬼怪,经常下山害人,于是天帝让神荼,破垒两员大将守山,不让鬼怪出山。后来,人们画了他俩的像,挂在门前驱鬼。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经常睡觉时觉得有鬼怪,便让两员大将守夜,长期以来,人们也把那两员大将的画贴在门前。后来人民以文件代替画,慢慢地成了春联。 关于春联的有趣故事: 大画家郑板桥很善良,经常给穷人一些补给。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散步,走着走着,看见有一家门前的春联很奇怪。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一看,马上跑开。朋友正纳闷呢。郑板桥就扛着一袋米,提着一袋衣服走了回来,敲开了有奇怪春联的家的门。原来里面住着一个穷书生,他笑着接过郑板桥的东西,郑板桥和朋友就走了。朋友问他怎么知道他缺少食物和衣服?他回答:“因为我看见他的春联上联缺“一”,下联缺“十”,“缺一少十”与“缺衣少食”是皆音,所以我知道他缺少了食物和衣服。”朋友恍然大悟。 另一版本: 北宋年间,河南洛阳有个书吕蒙正。他从孩童时起便才名远播,但家道却十分贫寒,住在破旧的草房里,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粗糠野菜,有时甚至饥一顿饱一顿。虽然生活相当清苦,但终日手不离书,好学不倦。相传一年春节之际,家家欢喜过年,户户张贴春联,吕蒙正一时兴起,也在自己的破屋门上,贴上了这样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还在门楣上大书横批:“南北。”字写得龙飞凤舞,不少好奇者前来观看,但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一位老者看后,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对!好对,此人日后必成大器。” 原来这是一副“歇后对”,即是像歇后语那样,话到口边留三分,字面上不明说,而是言外寓意,弦外有音,别具一番情趣。上联只写“二三四五”,单缺“一”;下联“六七八九”,偏缺“十’。一谐音为衣;十谐音为食,上下联的意思是缺一少食,横批便是没有东西,连起来就是:缺一少食,没有东西。短短一副10个字的对联,把自己的贫苦处境写的惟妙惟肖,显示了吕蒙正的聪明才智。 功夫不负苦心人,吕蒙正终于在太平兴国年间中了进士,并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任宰相,成为国之栋梁。 关于春联的一些常识: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描绘美丽春光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