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塌方的预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塌方的预防 1 引言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是典型的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岩 石既是成洞开挖的对象,开挖后又是支护对象,岩石在开挖后,原有的岩体结构和受力 平衡被破坏,岩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构成新的受力平衡体系,因此准确 掌握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围岩的性质和围岩的自稳能力,以采取合理有效的开挖方法和 M O 支护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隧道塌方的发生,还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工期和节省工程 C . 投入,本文就塌方产生的原因和一些基本的预防作简要的阐述。 G N 2 塌方产生的原因 O L 2.1 设计的失误 U H 隧道在设计时,由于业主担心勘察费用过高或勘察设备方法的简陋,对隧道所在区 Z . 的地质情况了解不清,地质资料不详细,对可能遭遇断层、富水、岩爆、瓦斯情况估计 W W 不足,对可能遭遇塌方以及产生塌方后的处理缺乏思想准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工 W 期安排不合理,盲目追求进度,对不稳定围岩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支护;另可能为减少 网 工程投入,安全支护参数过小,未能取到支护稳定围岩的作用,而最终导致较大塌方的 龙 发生。 筑 2.2 客观地质原因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地下工程难免会通过褶皱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地 带,或由于围岩本身不稳定和已切割成碎块而强度低,结构松散,节理面有泥质物及岩 屑充填,并且支护的不及时而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围岩风化严重,或因通过断层,突然 遇到较高水压富水洞段,地下水向洞室内漏出,淘空了断层构造带中破碎岩体和充填物 时,以及由于岩层产状不利或因岩爆等诸多地质原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塌方。几种常见 地质条件引起塌方示意图如下: 2.3人为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地下工程所通过的地质情况不了解,忽视围岩细微变 形,对围岩自稳能力作过高的估计,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抱着盲目乐观和侥幸心理, 对不良地质洞段没有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支护不及时,在开挖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M 过大,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风化程度加剧,或由于设计不当,中途进行二次扩挖 O C 和更换支撑,造成应力再次重分布,使得原来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