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与李光前经营企业和为人的比较郑炳山.docVIP

陈嘉庚与李光前经营企业和为人的比较郑炳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在经营企业方面 3 二.在为人方面 10 参考文献 13 陈嘉庚与李光前经营企业和为人的比较 郑炳山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人。淸同治十三年(187年)出生,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赴新加坡随父经商。两年后任其父开设的顺安米号经理。光绪三十年(1904)开始自立门户,先后开设米店、菠萝罐头厂、橡胶种植园和橡胶品制造厂,形成一个庞大的多元化家族跨国企业集团,被称为橡胶大王。从1929年起,世界发生经济不景气,各类原产品价格大跌,胶园停产,百业肃条,其橡胶制品又遭日货贱价倾销的打击,工厂积货如山,收入不敷支出,施欠银行贷款百多万元。在八大债权银行施压下,不得不于1931年将其所有业务改组为陈嘉庚有限公司,但改组后业务仍无起色,终于1934年自动收盘结营业。陈嘉庚的企业停顿后,经济困难,仍千方百计、积极支持由他创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出击侵略中国。陈嘉庚先后担任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款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主席、南洋华侨筹款祖国伤兵难难民总会主席,积极发动南洋各展侨胞,筹款大量资金、物资和南洋机工回国,支援祖国的抗日,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南侨日报》,谴责蒋介石“一党专政,一夫独裁”,“媚外卖国,消灭共已”,号召南洋华侨积极投入国内的和平民主运动。1949年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1961年病逝于北京,安葬于集美鳌园。 李光前,福建省泉州市的南安市梅山镇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随父趁新加坡,在当地读小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回国入南京暨南学堂,毕业后入北京清华学堂,又转唐山路矿专门学校。1912年返回新加坡,当小学教员兼《叻报》的电讯翻译。1916年起在陈嘉庚的联益橡胶公司任职,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称为陈嘉庚的乘龙快婿。1927年,与一友人在马来亚的麻坡合伙经营一间小烟房,向附近的橡胶小园主收购橡胶,制成胶皮出售给当地或新加坡的橡胶商。翌年增添资本与其襟兄林忠国(林义顺之子)合作,创建南益树(橡)胶公司,1931年改组为南益树胶有限公司。由于善于经营,业务逐步拓至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暹罗(今泰国)等地。同时兼营菠萝种植园和菠萝罐头厂。此外,还开设火锯厂、椰油厂、饼干厂等,也投资于银行、保险和房地产行业。曾任华侨银行副主席、主席等职。二十世纪50年代,南益业务蒸蒸日上,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这两大世界橡胶市场中心均设有代理处,产品直接运销欧美各国。1954年李光前退休,由其丧子李成义继承南益集团总裁职位。次子李成智、三子李成伟参加集团董事部,分管菠萝、银行、等业务。南益集团至今仍很兴旺发达,是海外华人家族企业成功的典型。 陈嘉庚和李光前翁婿二人都是新加坡华人著名的君子型企业家,都是热心公益事业、造福人类的大慈善家和教育家。在经营企业上,他们都继承华人经商的传统美德,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公平交易,有道得财。而在个人生活上,则洁身自爱,勤俭节约,不染不良习惯。因此,翁婿两人在经营企业和为人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一些差异。现在就他们二人在这两方面的某些差异,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是否有当?敬请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批评指正。 一.在经营企业方面 李光前是1928年自立门户,创办南益树胶公司。当时,李光前初出茅庐,羽翼未丰,资金短缺,困难不少。一般橡胶商要办一个橡胶公司,都要有一片橡胶园,作为原料的来源;要建一个橡胶厂,进行橡胶加工和生产。但是,李光前一开始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李光前考虑再三,决定采取谨慎从事,稳扎稳打,困陋就简、逐步发展的方针。企业开始经营时,不以规模取胜,而以诚信取胜。因此,公司所需的橡胶原料,全部向橡胶小园主购买,而且采取现金购买的办法,不拖欠小园主的货款。有时,橡胶小园主急需一些现款时,公司还会先借他们,以解决其燃眉之急。橡胶原料和产品,是按等论价的。李光前经常告诫公司的职工要“诚实、信用、严明、谨慎”(南益职工称之为“八字真言”),告诫公司职员绝不可欺骗顾客,任何一位收购橡胶原料的职员,如果被发现有压等压价或“吃称头”的情况发生,公司除赔偿顾客损失外,有关职员也会受到批评或处分。因此,许多橡胶小园主都乐意与南益做生意,甚至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南益,南益则不愁原料中断或短缺之处。南益树胶公司创办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建买厂房,李光前就向他的股东林忠国的父亲林义顺,租用他已停业的通益橡胶厂,易名为南益橡胶厂。等公司业务发展,有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