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小学生上网的引导
宁园小学 语文教师 徐琢
飞机、高速铁路的出现,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而网络带给我们的无疑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快速发展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电子商务、网上图书馆、高速传播的信息……一个个“惊喜”出现在我们面前,在信息的时代,网络创造了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交流,虽然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如此方便、快捷的服务,但今天的话题注定沉重与深远。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短短20多年间从无到有,异常迅猛地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的迅速发展,带给中小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 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青少年网络群体日益庞大。
中小学生沉迷的电子游戏也从“街机”转到网络,成为当前一种社会问题,许多家长、教师都为此苦恼,学生本人要为此付出更大代价,除了影响学生的学习,更可怕的是有损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长期沉溺可引起近视,诱发癫痫,导致精神不振,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并损害人际关系,诱发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甚至导致实施暴力行为,参加黑社会,参与有组织的犯罪等。这就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引导中小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这一新的技术工具,增强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成了老师、与家长的当务之急。
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与网络游戏分析起来不外:
(1)游戏的吸引力
游戏往往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卡通形象,而且进行中有充分利用了正向激励这一行为准则,诸如:加分、代币奖励……等等引诱要素。同时可以将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在游戏中实现,如:学习的压力挫折、自身性格的欠缺等等。
(2)儿童特点
好奇与模仿,人获得知识与进取就是源于好奇与对周围的人、事的模仿,在网络与游戏中这种进取新得到了偏执性的放大。
(3)家庭因素
家长疏于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无暇顾及,放任自流或管教过于严厉,苛责过甚,都会使孩子偏离正确轨道,走向反面。
(4)学习的压力
学校管理过严、约束过多,管理刻板教条,剥夺学生探索、好奇、兴奋的需要,学习任务繁重,也很容易使学生借助游戏或网络来放松,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解脱的手段。
(5)心理因素
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儿童在家里的独处与溺爱形成了性格上的不足,网络也就成了儿童的“偏安”之地
这五个方面使孩子远离人群,而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了解了沉溺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地展开教育或纠正治疗,寻找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游戏泛滥、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不然就算你对孩子采取盯梢跟踪、不许出门、捆绑打骂等强制措施也是无效的,“防高而水壅,水盈则漫,风激则崩”,我们要效法大禹治水“因其水势,而利其导之”。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面对无奇不有的网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偶然一次的行为都有可能因为家长与老师的“高压政策”而强化,并保持下去。作为老师要好好的利用网络这个“双刃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要教育引导小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沿着正确的轨道,成为有道德、有规范的人。
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带领学生进入网络时代。
其次,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第三,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网站,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新知识,与网上老师形成互动。
第四,开展多方面多形式的活动,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兴趣。比如,现在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