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陀螺仪方位测量在超长隧洞掘进中的运用
一、工程简介
XX二级水电站为XX江干流卡拉至江口河段水电规划的自下而上的第四级,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XX大河弯上,是XX江干流规划建设的21座梯级电站中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上游紧接具有年调节水库的XX一级水电站,下游依次为官地、二滩(已建成)和桐子林水电站。
XX辅助洞是XX一级、二级水电站前期工程的关键施工项目,走向与二级水电站的4条引水隧洞以及1条排水洞平行,其作用主要是连通XX电站东、西的交通,可缩短路程130多公里,并为XX一、二级水电站以及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辅助洞全长约17.5km,由二条相互平行、中心距35m、设计断面尺寸分别为5.5m×5.7m(宽×高)和6m×6.30m(宽×高)的单车道隧道组成,进口位于西XX江景峰桥上游约150m处,出口位于东XX江大水沟下游约400m处,大致沿东西向穿越XX山。位于南侧的A线辅助洞全长17485.07m,位于北侧的B线辅助洞全长17504.245m,两洞间每隔500m~800m设一条横通道。纵断面呈“人”字坡。B线辅助洞距4#引水隧洞80m,XX辅助洞的设置,不仅解决了XX一、二级水电站对外交通和运行管理问题,而且为XX二级水电站长引水隧洞的进一步地质勘探和科研试验提供了条件。
二、情况介绍
XX辅助洞于2003年底开工,目前基本具备运营条件。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控制网由XX设计研究院建立,XX勘测设计研究院XX测量管理中心受XX有限责任公司XX建设管理局委托承担对洞外、洞内的施工控制网重新进行技术设计,XX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工程公司负责承建和测量。于 2005年12月和2007年3月分别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复测工作。第三次复测工作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XX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独立进行,完成时间于2007年11月。
从各次的观测成果来看在高程上没有出现不一致的问题,而在平面上各次测量成果产生了较大的误差,对于GPS的洞外测量其成果认为也是可靠的,根据B级GPS网平差后的点位精度,设置多种进洞方案,利用“科傻G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辅助洞的贯通误差影响值进行了估算,洞外控制影响的横向贯通误差设计值±100mm的要求,满足贯通设计要求。
洞内导线于2006年6月、2007年3月完成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复测结果比较一致,而从2007年9月开始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XX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独立进行的第三次复测工作,其2个单位的同一时间段的测量成果吻合较好,但是和前面2次复测的成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横向的误差已经达到40厘米。分析其原因洞内导线测量非别为单洞交叉导线进行测量,为保证控制网精度,观测过程中,在单交叉导线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情况,尽量多的形成结点、结边。导线边长圆弧段最短边长约100m,直线段一般为300m~500m。针对上述误差情况、确保隧洞准确贯通,采取了加测陀螺方位角
三、方位角观测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项目按照如下原则选择实测方位的边:
1、从洞外控制点进洞导线每隔10-15个转折角加测一条陀螺方位边。
2、加测的陀螺方位边边长较长,且通视条件良好,成像清晰,没有旁折光影响的可能。
3、便于架设陀螺仪和方便观测。因为陀螺仪本身比较重且其上部为经纬仪,因此仪器本身的高度已经达到半米高,选择合适的观测墩有利于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
根据东西端导线的实际观测条件在东端导线内部测量了3个陀螺方位角,即位于目前导线的中部和尾部,中部选择了EB24-EB22和EB23-EB22两条边,尾部选择了EB46-EB47,为计算常数需要还需要在洞外点上进行方位测量,洞外测量选择了JP140-JP129,西端中部选择WB11Y-WB12Z,尾部选择了WB25Z-WB26Y,洞外测量选择了JP112-JP117,陀螺方位测量要求外界无干扰,洞内测量时基本上是在无施工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的。
四、陀螺经纬仪方位测定原理与计算
寻北有多种方法,目前主要有四种:磁北法、天文观测法、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寻北法。磁北法受地球磁偏角和磁偏角随时间变化的影响以及周围铁磁物质的影响,精度不易提高,只能粗略定向。天文观测法寻北是通过光学仪器观察天体而完成定向的,其定向精度很高,但是通常它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还完全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不便于野外机动使用。陀螺和加速度计寻北都是惯性技术的产物,是根据惯性元件敏感地球的自转运动而实现定北的,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水平分量就是地理正北方向,其主要特点是:定向精度较高,测量时间短,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可以全天候工作),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高纬度地区除外)都可以自主测量,而且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定向和机动使用。陀螺寻北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
陀螺经纬仪高精度的测量是通过无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