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2011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无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和《无锡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决定》(铁建是[2011]108号)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2011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排查结果,编制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桥址处地形、地势较为平坦,河网密布。桥梁中心里程:DK136+754.468,起讫里程DK131+451.995~DK142+056.94,全桥长10604.945m。全桥有(32+48+32)m 连续梁桥1 联,(32+48+32)m 现浇梁桥1 联,(40+56+40)m 连续梁桥1联,(40+56+40)m 现浇梁桥1联,(40+64+40)m连续梁桥2联,(48+80+48)m 连续梁桥1联,(60+100+60)m连续梁桥1联,(70+125+70)m连续梁桥1联,非标梁有1跨40m的简支箱梁,其余孔跨均为标准跨度24m、32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梁下部结构基础采用φ1.0m、φ1.25m、φ1.5m、φ2.0m 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为一字型桥台,简支梁桥墩主要采用流线型实体墩,连续梁采用矩形实体墩。 本桥沿线处于XXXXXXX内,穿越XXXX处村庄、集镇,跨越X级航道三处,分别为XX河、XX河和XXX线航道,X级以下的航道二处分别为XX河和XX河,跨越既有公路和铁路分别为XXXX道、XXXX路、XXXX路和XXXX路。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二.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根据本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今年汛前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排查结果,结合气象部门对2011年降水初步预测,预计2011年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等小型突发地质灾害为主。时间上季节性特征明显,汛期、强降雨降雪等极端气候期间会引发地质灾害。此外,工程活动也易诱发地质灾害,如工程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铁路沿线两侧等也是易发地区。 经过综合分析,以下区段地质条件复杂,受工程影响较大,是发生地质灾害可的危险点.隐患点,需要密切关注,切实做好防护工作。 跨XXXX河航道处 跨XXXX河航道处 跨XXXX河航道处 140墩山体开挖护坡防治处 310.311墩现有铁路防护处 三.防治依据 [1] 《地质灾害防护条例》 [2] 《宁杭客运专线站前土建工程二标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分析评估报告【DK131+451.995-DK133+432.485】》 [3] 《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4] 《江苏省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5] 《无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 [6] 《无锡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7]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决定》(铁建是[2011]108号) [8]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工程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9]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II标道路.沟渠改移施工图》 [10] 《江苏省警务区用地图》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4.1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根据《江苏省警务区用地图》.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II标道路.沟渠改移施工图》. 《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工程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地质灾害防护条例》并结合铁路沿线的实际地质情况,经调查研究论证,得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与滑坡。所以工作重点应当针对此三项地质灾害,贯彻文件精神,做好防治工作。 4.1.1全面调查,认真评价。 全面开展调查评价工作,成立专职专责的调查队伍,明确其任务目标。对铁路沿线各个隐患点,危险点进行检查与数据收集,认真作好记录,及时上报与归档。对所收集的数据结合当地地质与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论证与研究,综合考虑隐患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所发生灾害的强度,灾害发生后会造成的损失后,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工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4.1.2排除危险,确保安全 针对调查工作得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对相应的防治方案,单独成立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施工班组,确保防治措施的快速成型。 4.1.3监测预警,加强沟通 确定专人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包括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并在工作中密切与当地地质与气象机构联系,保持信息资料及时取得,并在第一时间,将整理好的资料上报领导及相关部门。 4.1.4完善准备,落实保障 完善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