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课程多语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C-1-3發現教育問題進行相關研究 鄉土語言教學 問題說明 每週一節課的鄉土語言教學,要如何落實於生活當 中且有效率的學習,是教學上的一大困境。今試著將古 早的智慧-「民俗諺語」融入於教學活動中,果然讓學 生學得更有興趣。此教育現場問題與心得以刊登於師友 月刊第474期。 全文內容 作伙來說古早話 -閩南語俗諺教學經驗談- 踏話頭 九年一貫課程打破了以往獨尊國語文的思維,而將國語文、鄉土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列為本國語文,這不單是大幅地改變了課程的結構,也重新標誌與提昇了「鄉土語」的價值與地位,雖然鄉土語課程的份量遠遠不及國語文,但是它代表著時代的意義與使命。 「民俗諺語」是ㄧ個族群智慧經驗的結晶,其背後蘊含著非常深刻的意義與歷史文化。由於鄉土語的學習重心在於讓學童從認識、了解到喜愛自己的家鄉與文化,因此將「民俗諺語」應用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童在聽、說以外,更進一步能夠認識鄉土特有的生活習慣與自然環境。 筆者服務的學校推動校園「閩南語俗諺」教學已多年,除了利用課餘時間(例如升旗、下課時段)舉辦全校性的活動之外,亦有個人的表演與競賽。在自由的學習氣氛中,鼓勵學童參與、分享不同創意,對於提高學童的學習興趣是很有效果的。 深耕班級教學 民俗諺語何其多,首先必須先挑選出適合學童的語句再加以分類,依照筆者的經驗,可以分成四大主題: 一、人生智慧:以各種譬喻來教導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食果子,拜樹頭; 食米飯,拜田頭」意指感恩報本,飲水思源;「倖豬夯灶,倖子不孝」意指 溺愛所造成的悔痛;「仙人拍鼓有時錯,腳步踏差啥人無?」鼓勵人知錯能 改, 不要怕犯錯。 二、食衣住行:以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衍生出有趣又有意義的俗諺。例如:「食 碗內,看碗外」意指人貪得無厭;「食少有滋味,食濟無趣味」是勉人做事要 量力而為、適可而止;「惡馬惡人騎,胭脂馬拄著關老爺」則是勸人勿做壞事。 三、氣候節氣:結合大自然現象與經驗所流傳的諺語。例如:「春天南、夏天 北,無水通磨墨」指天氣的變化(春天吹南風,夏天吹北風,會造成亢旱);「九 月颱,無儂知」比喻農作的辛苦與世事讓人無法預料;「春天後母面」,則是 形容春天的氣候變化無常。 四、歷史典故:透過諺語,可以了解台灣的歷史背景與生活習俗。例如「有唐 山公,無唐山媽」指當年祖先從大陸移民的血淚史;「紅柿若出頭,羅漢腳 目屎流」形容早年渡海來台移民開墾的單身漢(俗稱羅漢腳)生活窮困的心 酸。 閩南語俗諺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都能夠「開口說」,因此分組合作學習是ㄧ個值得推廣的學習模式。教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先依照學童的鄉土語口說 的能力進行分組,盡量讓每個學童都有機會表達意見,減少挫折感。接下來的每堂課,依照不同主題介紹俗諺,先讓學童試著唸唸看,再鼓勵學童從字面上「猜出」其所代表的意義,最後再由教師說明與解釋。經過幾堂課之後,學童愈發感到興趣,這時可以配合「心像圖卡」的製作(依照俗諺的內容畫上圖案),再將作品展示在公佈欄,不僅可以配合教室佈置,更滿足學童的成就感,真是一舉兩得。 另外,閩南語俗諺也可以融入各科教學,以統整的方式,結合各領域的內容。例如:「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提到有關「雨」的形成,在河洛語俗諺中,就可以這句「烏雲飛上天,鬃蓑提來幔」來做印證與介紹。「生活」領域中的「認識水果」,就可以「王梨頭,西瓜尾」這句俗諺,除了教導學童如何選吃鳳梨西瓜之外,更能去觀察水果的自然生態。 創意校園活動 由於本校是以民俗諺語作為推動鄉土語言教學的軸心,因此每學期定期舉辦全校性的「鄉土語言週」,配合俗諺舉辦學習活動,將學童平日所學在為期一週的活動中做一個總驗收,讓學童在生動且趣味橫生的民俗諺語中,學習到祖先的語言與智慧。茲將本校具有特色的活動內容分述於下: ㄧ、成語對對碰:先將成語和俗諺分成兩部份,將題目展示在公佈欄,由學 生自取答案單,填後放入摸彩箱,每月的最後一個週五于升旗時段公開 抽獎。例如:「一舉兩得」對「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欲速則 不達」對「食緊lòng破碗」。 二、繪本小作家:將平日課堂上所製作的圖卡編製成繪本,即可參加校園鄉 土俗諺繪本選拔比賽,入選者學校進行作品發表會並頒獎。 三、校園小藝人:利用下課時段,學童在校園小舞台以俗諺為創作劇本,運 用各種表演方式(布偶劇、話劇、說唱等),介紹俗諺的由來與意義。 四、小小廣播員:預先錄製3-5分鐘左右的俗諺廣播錄音,利用午餐時間播 放,既新鮮又有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