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据的严格评价-江晓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观测结果的因素 指标的客观性:死亡、痊愈、残废、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方法 实验方法和试剂的标准 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重复性 观测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一些影像学的资料,如X片、超声图像等,易出现测量性偏倚(measurement bias) 4. 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因素 强调资料的真实性: 1. 如实收集,不能按主观愿望取舍; 2. 注意组间的基线状况(baseline state)和可比性(comparability) 3.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compliance) 5. 统计分析的因素 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合理?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方差分析,t检验 每种检验都必须作95%的可信区间分析 内在真实度(intenal validity):对一个研究的结果所提供的证据进行严格的评价,所获得的真实性的结论。 前述四方面的因素是针对内在真实度而言的。 研究设计是否科学 研究对象是否均衡、可比、具有代表性 观测结果是否客观、准确、灵敏、特异 资料是否具有真实性 研 究 证 据 具 有 内 在 真 实 性 yes yes yes yes 统计学方法是否合理 yes 纳入系统评价 外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同一疾病的同一或类似的多个研究所获得的结果间的差异。 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了对有关疾病的特效疗法和药物,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显现良好者,也称之为外在真实度良好。 例如:奎宁治疗疟疾 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早期无转移的肿瘤根治术 二、临床意义的严格评价 临床研究的证据经过严格评价具有良好的内在真实性,但: 其临床价值如何? 是否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性? 需要用到的指标有哪些? 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事件发生率(event rate):痊愈率、有效率、残废率、病死率、发病率、患病率、药物不良反应率等。 (1)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 (2)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 (3)预期事件发生率: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预期事件发生的概率。(PEER) 绝对危险降低率 (ARR): ︱CER-EER︱ 相对危险降低率(RRR):ARR/CER 相对危险度(RR): 比值比 (OR): 可信区间(CI): 灵敏度(Sensitivety) 特异度(Specificity) 误诊率 漏诊率 三、临床适用性的严格评价 病人的具体病情特点 社会经济状况 面临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医生的技能水平 因此,对任何最佳证据,都要结合具体的时间(患者的病程,病情的轻重缓急)、地点(什么水平的医院)和条件(医疗、医生、病人的经济能力)等来采用! 举例 患者65岁,女,主因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清3.5 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急诊头颅CT显示无出血和其他异常密度影。查体:神志清楚,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2级。 提出问题。能否使用溶栓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残废的风险? 寻找证据。检索了 Cochrane 图书馆光盘的系统评价及近两年的MEDLINE资料作为补充。 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致颅内出血较未溶栓组增加4倍,症状性颅内出血较未溶栓组增加3倍,然而6小时内使用溶栓治疗者3个月后死亡或残疾的危险降低17%,3小时内溶栓者似乎更有效。 作者结论:溶栓组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但这些风险可被存活者残废率降低的效果所抵消。 关于t-PA(一种溶栓药) :提示3小时内使用效果较好, 6小时内使用应限于条件较好的医疗中心,并慎重地选择病人。 请结合循证医学所学的知识,对此案例进行循证实践: 提出问题 检索文献 评价文献 本节重点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标准? 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评价的基本要素? 证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步骤? 证据评价的注意事项? 名词解释: 内在真实性 外在真实性 * Slide 1 循证医学概论 绪论 临床问题的提出 研究证据的来源和检索 研究证据的严格评价 第四次课 研究证据的严格评价 循证医学概论 医学期刊上的文章不是100%的正确。 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 各个研究的条件不一样; 论文作者的动机是千姿百态的:对科学的追求和爱好、名利地位、毕业和学位、为了获取经费、为了完成任务以维持现有的工作等; 以及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等等; 写出来的论文难免会有欠缺之处; 临床流行病学知识在我国临床医生中很不普及,在医学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专家中也还很不普及。 临床医学论文评价 科学性--证据的真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