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喜剧人物猪八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1 -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 金碧艳 (陕西师大网络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91级) 指导老师:冯文楼教授 论文摘要 《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本文从猪八戒身上具有的神性、猪性以及人情人性入手对这一艺术形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读,对形象的戏剧性和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开掘,力图全面地揭示其形象特征,使人们对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艺术形象的内涵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地认识。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形象、猪头人身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片面性。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猪八戒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他往往意味着懒惰、丑陋、愚笨等。但是对于这一形象,千百年来,人们还是很喜爱的,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喜欢他超过了喜欢孙悟空,而且最近几年更是兴起了猪八戒热,有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喜气洋洋猪八戒》,动画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齐天大圣》、《猪八戒吃瓜》(剪纸)、《猪八戒吃西瓜》,《电影《阳光灿烂猪八戒》、《猪八戒吃西瓜》、《铁扇公主》、《小八戒》、《猪八戒招亲》、《女儿国》等等,这都充分说明猪八戒是非常受宠的。为什么人们如此的喜爱他呢?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这一形象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憨头憨脑的傻样,笨嘴拙腮的长嘴巴,贪吃贪喝的大肚皮,肥墩墩的一身懒肉,针尖儿那么大点心眼儿,生来似乎就是一喜剧胚子。有人说他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农民向市民形象过度的代表,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确,他的性格是如此的真实;愚笨却又有点小聪明,懒惰却又很勤奋,贪婪而且自私自利,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 一、猪八戒形象的主要特征 人人都是血肉之躯,是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而人类的贪婪是本身的欲望所致,“欲”是人求生存的本能。《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长期以来,猪八戒被判为贪吃、贪财、贪色、贪睡的代表。本人试图从作品本身出发,还猪八戒以本来的面目。 ㈠贪吃,“贪”而不挑。 吃饭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猪八戒是人类群体中的一分子,吃饭也是他的本能。有人说猪八戒的吃是可怕的,可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吃饱肚子是理所当然的,况且猪八戒又有他的特殊的理由———猪的形体特征,因而食肠宽大,而且对于行脚僧而言,斋饭是很难填饱肚子的,这样看来,他的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贪”,而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也不是可怕的了。 猪八戒贪吃,可以说是饥不择食。书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素。”的特点;书中第二十四回写了他垂涎三尺囫囵吞下人参果后不知滋味却还想吃的馋相;书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陈家庄的仆人称之为“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有溜;第五十四回,在西梁女国光禄寺东阁就宴,八戒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菜肴“一骨辣噇了个罄尽”(P758--759)。对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是“斋”、“饭”这些字眼。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听说个“饭”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间,也不嫌沉重。(P760)书中第六十二回在光禄寺的国王筵席上“将一席果菜之类,吃得罄尽。少顷间,添换汤饭上来,又吃得一毫不剩。巡酒的来,又杯杯不辞。”为了一个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骗;被唐僧骂成“槽里吃食,胃里擦痒”的畜生;更数次被孙悟空以有好吃的为诱惑骗去帮其办事,受到戏耍和捉弄。可以说,猪八戒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在乎有无美味佳肴。实际上,八戒在取经路上经常忍饥挨饿,因此,只要有吃的他就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食欲是人生存的本能,人类满足自己的食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填饱肚子,在这一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八戒的吃也非贪,而是实际情况的需要。直至成了正果之后如来封他做了“净坛使者”,才让他不愁斋饭了。 ㈡贪财,“贪”而不夺。 群所周知,西行一路八戒是很贪财爱物的,而这一性格特征正是我们人类原始性的体现。他是一个行脚僧,且名为八戒,有着凡夫俗子的习性,这也正是他人性的表现。西行路上他挖空心思的为自己偷攒私房钱,看到富贵人家就心痒,得到赏赐的黄金白银就第一个跑去接,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虽贪却贪而不夺。第三十八回,孙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