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毕设开题报告.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粉末注射坯的CT扫描数据分析 答辩人:宋小荣 指导老师:张瑞杰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fects of stainless steel powder green body in ICT images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开题报告答辩 Contents 目录 01课题综述 02国内外研究进展 03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04进度安排 05参考文献及致谢 Part One 课题综述 01 混料 先将粉末与热塑性粘结剂混炼成均匀的具有粘塑性的注射成型喂料。 烧结 脱脂 注射 1-1文献综述之粉末注射成型技术 经制粒后在注塑机上经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注入模具内成型。 再脱除粘结剂。 烧结成各种致密的制品。 粉末注射成型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PIM)源于塑料注射成型,是粉末冶金技术与塑料注射成型技术、金属压铸成型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项新型近净成型技术。 1-2 文献综述之 工业CT扫描技术 工业CT技术是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Industry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的简称。工业CT的基本结构,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即射线源,载物台,探测器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系统。它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电子轰击靶材料的过程中,电子速度的突然下降所引起的轫致辐射。以此来探测出靶材料的成分结构及各种缺陷。 工业CT技术 Part Two 国内外研究进展 02 2-1 国外研究进展 PIM PIM技术的形成以Riverst和Wiech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发明的专利为起点,迄今二十余年,其中由德国BASF公司的Bloemacher于90年代初开发的MIM工艺成为MIM实现产业化的一个重大突破。自问世以来,发展异常迅速。在北美和西欧,MIM工艺已日臻成熟,并迅速实现了产业化。MIM产品涉及面越来越广泛,MIM产品尺寸精度一般可达±0.3%,最高可达±0.1%,有时可以完全免除附加机加工。 2-2 国外研究进展 CIT 美国是工业CT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最先进的国家,BIR和ARACOR公司是典型的工业CT设备制造商,其中ARACOR公司专门研究和生产用于大型国防构件的工业CT系统。 1995年 ARACOR公司生产的15MeV直线加速器ICT2500型CT系统,能够对直径2.5m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CT重建,图4是对2m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建的CT切片。 1998年,德国NDT中心研制了一套欧洲最大的线阵探测器工业CT系统,能够对直径1.5m、高4m,重15t的物体进行CT重建。 Part Three 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03 粉末冶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能减少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成分偏析,使合金的组织均匀。 1 用该方法获得的材料其晶粒相对细小有益于提高材料的性能。 2 对于难熔金属如钨和钼等的制备,一般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 3 3-1课题研究的意义 3-2课题研究的意义 CIT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无损检测技术,工业CT已经展示了其强大的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观察的能力。该项技术能无损地检测材料的内部结构,得到灰度分布的数字化图像,这样就可以给出内部各个区域的密度分布。将所得到的二维重建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就可以得到材料内部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以看出将CIT技术引入到粉末冶金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Fig. The technique route of this study 3-3 研究技术路线 Part Four 进度安排 04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第1 ~4 周: 查询阅读文 献,制定开题报告。 第5 ~12周: 熟悉CT扫描原理,建立扫描灰度和零件密度的定量对应关系。 第13~16周: 进行CT扫描实验,优化工艺参数。 第17~18周: 总结整理,准备答辩。 . 4-2 毕设进度安排 05参考文献 [1]杨诗棣, 张瑞杰, 曲选辉. 不锈钢粉末注射坯缺陷在工业断层扫描图像中的特征分析[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2,17(4):325-327. [2]黄培云. 粉末冶金原理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3]Amanat N, Tsafnat N, Loo B C E, Jones A S, Metallurgical coke: An investigation into compression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using X-ray microtomography [J]. Scripta Materialia, 2009, 60(2): 92-9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