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与政治 科技的政治化:首先是政治意识形态对科技的冲击;第二是科技活动的极端政治化;三是政治过度干涉科技自身活动…… 政治的科技化:政治主体依赖现代科技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体现自己的合法性,增强政治权力;政治依靠高新科技维持自己的军事优势;政治的民主化发展有赖于科技的推动;社会的法治建设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当代行政管理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实行科学管理。 科技与政治关联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技术对政治的作用 二、政治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一、科学技术对政治的作用 1、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2、科学技术的政治意涵 3、科技应用对政治的影响 1、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1)近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3)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1)近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A、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第二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C、近代科技革命对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首先,促进了近代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与调整其次,促进了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再次推动了人的解放和发展。 (2)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A、现代科技革命推进了生产关系的再调整。第一,在所有制关系上,既确保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变,又顺应资本关系社会化的趋势。第二,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上,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需要,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权开始转移到懂技术、会管理的经理人员手中,还出现了职工参与管理的各种形式。第三,在收入分配上,也改变了近代资本主义时代以资本家主持的初次分配为主导的形式,国家在现代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科技革命促成了阶级关系的变化。第一, 资本所有者即资本家阶级完全蜕变为一个寄生性阶级。第二,工人阶级的构成和素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三,出现了所谓“中产阶级”。 (3)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 ——职业分布: 专业和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 ——中轴原理: 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的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 ——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2、科学技术的政治意涵 (1)科学认识的政治意涵 (2)技术的政治构成特质 (3)科技应用的政治功能 (1)科学认识的政治意涵 A、社会达尔文主义; B、罪犯人类学; C、基因种族决定论。 (2)技术的政治构成特质 案例 1 :如果人们熟悉美国的高速公路以及它的过街桥的话,他一定会对纽约长岛 (Long Island )的公路上的过街桥感到吃惊——它是如此低矮,只有 9 英尺高。 原来,这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效应:只容许小轿车通过,而限制公众汽车的通过。这里,作为技术产品的桥,显示了其政治倾向:那些拥有小汽车的资产者可以自由通行,但却将那些无产者拒之门外。 案例 2:20 世纪 40 年代末,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们研制出了一种机械化的土豆收割机,它可以一次一行地收获土豆,把土豆从地里翻出并拣选出来,然后自动装入大塑料吊椅以备集中送往加工厂。但这种大型机器只能适合于收割大片土地上的土豆。由于这种机器的推广,加州的土豆种植者从 60 年代初到 1973 年由近 4000 家下降为约 600 家。到 70 年代末,土豆种植的机械化实际上削减了近 32000 份工作。但大型的种植主则由于效率增加而大获其利。 3、科技应用的政治功能 (1)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2)技术统治论或专家治国论 (3)科技应用对政治的影响 (1)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A、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相关思想。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科学发展观等的反思。 (2)技术统治论或专家治国论 技术统治论主张由科学精英或技术专家进行统治。一般认为,技术统治论的诞生主要与两条历史线索有关:第一,随着劳动分工的增加,产生了一大批高级技术专家,他们被专门用于组织大型的社会一技术团体的工作。第二,对作为整体的技术集合体集中控制的要求。 (3)科技应用对政治的影响 以网络为例: a.网络对政治民主的积极推动作用 b.网络对政治民主可能的负面影晌 c.对网络发展与民主前景的思考 a.网络对政治民主的积极推动作用 网络发展削弱了集权控制的能力:一是扩大了社群的分化;二是促进了交流的平等;三是提高了参与的能力。 网络发展改善了民主参与的技术手段。 网络发展凸显了少数派权力。 b.网络对政治民主可能的负面影晌 网络发展可能导致严重无政府状态或者更加隐蔽的信息集权控制 网络发展可能使有缺陷的技术官僚统治得到强化 网络发展可能导致信息霸权与阶层差距的扩大 c.对网络发展与民主前景的思考 技术的发展能够自动带来民主的重建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