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餐具的差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評價反映文化歧視 食物是文化根深蒂固的基底,因為它從最物質的層面構成了主體的存在和生活 食材的選擇和使用,反映了一個民族所面對的自然世界和資源,也反映了他們在這個脈絡裡創造的生活實踐 自我中心的民族主義往往沒耐心理解其他文化的實踐和生活環境,只是用自己的喜好來評價他人的文化 難道東亞人特別噁心? 這只反映了西方中心的評價對於自己不了解、不熟悉、原本就輕視的文化特別容易產生厭惡的感覺,對自己的食物喜好則缺乏反省 如果我們也自我中心的來批判西洋食物,恐怕也會有不少令人作噁。我們又何必比噁心呢? 參考:義大利的民族美食之一 飲食反映了社會結構 東方講究家庭融合,合菜不但包含營養均衡的多樣菜色,也提供機會讓眾人分食,促進群體的向心力。飲食成為社會融合的場合 西方飲食從中世紀開始逐漸趨向個人主義,個人自有餐具與食物,不再分食。目前只有家庭裡才會提供少數菜色供家人共同分食 Group 1 關於飲食的文明兩三事 韋春妹 陳韻如 傅才軒 周珈汶 李宛庭 王紹衡 江祖嫻 邱子穎 呂厚毅 李其恆 5.柬普寨油炸狼蛛 3.印尼發酵黃豆餅 4.韓國狗肉 2.菲律賓樹蟲 1.中國皮蛋 五大噁心食物都來自東亞 西方:歐洲土地貧瘠乾燥,只能種植麥類玉米,但適合畜牧,因此人們以肉類為主食,用刀切食,配合麵包手撕食用。用刀和手做為進食方式的習慣穩定沿襲下來 東方:亞洲平原和雨水多,地理氣候形成粒食傳統 (水稻和粟米)。傳說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 人類使用筷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江淮東部龍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42根骨箸 西方廣泛使用叉子作為餐具是從十世紀的拜占庭帝國時期開始。直到14 世紀,餐叉作為餐具的功能才比較明顯。19世紀,四尖齒叉子成為標準形式,餐刀也逐漸變成我們所熟悉的鈍頭刀 西方style 圓桌共食,長幼有序,以碗就口,輕聲細語,保持整潔 這些禮儀鞏固了一定的代間秩序,身體和聲音的規訓自制,行為舉止也要守住秩序(整潔) 圓桌使得眾人彼此面對,利於交談 眾多食具要按規矩使用,坐姿端正,不可雙肘上桌。食物切成小塊後放下刀具,換手再用叉子叉食--不可時時拿刀,喚起危險意識 人數多時只能圍坐長桌,只能和鄰近的人交談,各自為政發展小關係,而非全體向心 /view/271978/310588 /2012-08-20/112066038.html / .tw/imghp?hl=zh-TWtab=ii *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