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539页 细胞代谢 代谢的调节 一、细胞代谢 代谢途径交叉形成网络 物质代谢的特点 1.代谢途径交叉形成网络 在能量代谢方面、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①在能量代谢方面的相互联系 糖、脂、蛋白质是体内氧化供能的三大物质。 乙酰CoA是三大物质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是三大物质最后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释放的能量均以ATP形式存在。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这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替,并相互制约。 一般情况下,供能以糖及脂为主,并尽量节约Pr的消耗。 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常能抑制和节约其他供能物质的降解。 ②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540页 糖代谢与脂肪代谢的相互关系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脂肪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核酸与其他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代谢和重要中间物: 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 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 糖可以转变为脂肪。 动物中,脂肪绝大部分不能在体内转变为糖。 植物和微生物中,脂肪通过乙醛酸循环和糖异生转变为糖。 脂肪分解代谢的强度和顺利进行,有赖于糖代谢的正常进行。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0种氨基酸除亮氨酸和赖氨酸外均可转变为糖。 糖代谢中间代谢物仅能在体内转变为12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余8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摄取。 脂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各种氨基酸均可转变为脂肪、胆固醇等脂类物质。 动物中,脂肪绝大部分不能在体内转变为氨基酸。 植物和微生物中,脂肪通过乙醛酸循环间接转变为氨基酸。 核酸代谢与糖、脂、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许多核苷酸在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ATP、UTP、CTP、GTP以及CoA、NAD(P)+、FAD等辅酶。 氨基酸是核酸合成的重要原料。如嘌呤的合成需要Gly、Asp、Gln和一碳单位,嘧啶的合成需要Asp、Gln和一碳单位。 磷酸核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2.物质代谢的特点 整体性 代谢调节 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 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 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均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但ATP不是体内能量利用的唯一形式。 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力 血液组织(blood) 是联系各种组织间代谢反应的桥梁。携带氧、代谢产物、激素、酶等等。 机体各组织代谢是否正常往往能从血液中的一些代谢产物指标反应出来。 二、代谢的调节 细胞水平 酶水平调节 酶活性调节 酶量调节 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与隔离分布 整体水平 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 1.酶水平调节 酶的两种功能: 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调节和控制代谢的速度、方向和途径,是新陈代谢的调节元件。 关键酶的调节意义 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是由酶体系中一个或几个具有调节作用的关键酶的活性所决定的。 关键酶所催化反应的特点 它催化的反应速度最慢,其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 这类酶催化单向反应,它的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 这类酶活性除受底物控制外,还受多种代谢物或效应剂的调节。 (1)酶活性调节 别构调节作用(通过别构酶的别构效应来实现) 共价修饰调节作用 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酶原激活 ①别构调节作用(变构调节作用) 概念: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之。 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大多是变构酶 变构酶、变构效应、变构效应剂、变构激活剂、变构抑制剂 别构调节的实现 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 [ATP]/[ADP][Pi] --ATP系统的质量作用比 表: 变构调节的机理 变构酶常常是由两个以上亚基组成。 亚基分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 变构效应剂通过非共价键与调节亚基结合,引起酶构象的改变,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活性被激活或抑制。 变构效应剂可以是酶的底物,也可能是酶体系的终产物或其他代谢物。 变构效应剂浓度的改变可调节代谢的强度、方向及细胞能量的供需平衡。 变构效应剂引起酶分子构象改变,表现为亚基的聚合、解聚或聚合为多聚体。 ②化学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概念: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氨基酸残基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之。 化学修饰的方式:磷酸化与脱磷酸、乙酰化与脱乙酰、甲基化与脱甲基、腺苷化与脱腺苷等。 磷酸化与脱磷酸 是化学修饰中最常见的修饰方式。 磷酸化修饰位点:酶蛋白分子中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羟基。 酶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反应分别由蛋白激酶及蛋白磷酸酶催化完成。 表: 酶促化学修饰的特点 酶都具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它们之间在两种不同酶的催化下发生共价修饰,可以互相转变。 催化互变反应的酶在体内受调节因素如激素的控制。 是体内快速调节酶活性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pdf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0)字母教学.pptx VIP
- 1.2.3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表格式)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生物化学》考研查锡良版2025年配套名校考研真题库.pdf VIP
- 110KV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ADA血糖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