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湘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 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指社会性的人 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 动的人, 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 的人, 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人, 地: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自然界与有机 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人类面临着如此多、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是不是自古就如此严重的呢?人们又是如何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呢?   1、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没有发明使用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   2、农业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没有牛马猪羊,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   3、数学采用二十进制,发现并使用了“零”的概念,掌握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   他们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神等神。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 此图是公元前9世纪的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 朝拜太阳神 考古学发现,玛雅人有7000年种植玉米的历史,这个发现不能说是不惊人的。他们的耕作形式一直持续到了近代。刀耕火种这一远古时代人们最古老的农耕作业,为玛雅的生命延续创造着粮食。但是,由于雨林土地的贫瘠,只能用烧荒后的草木灰维持庄稼的养分,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开垦出来的农田也只能维持两年的耕作。这就需要选择另一块适合种植的地方,重复着繁劳的农耕。首先要在雨林中砍伐出一块可以维持人们生活的荒地,等到来年那些树木干枯后,在适当的时候点火,点种。等玉米发芽后,再不断锄草。雨林里很适合荒草的生长,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就会把玉米地覆盖,影响收成。 有人以此来分析,认为如此大面积的破坏雨林,造成了生物链的失调,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雨林里不再适合继续生存,这是造成玛雅人离开故土的直接原因。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地理环境决定论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 主要靠采集与狩猎为生,处于被动适应环境的境地。 农业革命发生以后,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人们 认识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认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 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论点 图4-11 原始狩猎示意 此图说明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人们主要依靠采集与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2.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 随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有些学者认 识到,地理环境并不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 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只要人们团结起 来,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3.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学者认为, 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进而沦为大自然的奴隶。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3、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红 旗 渠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 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 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 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 “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3.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