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第六章 张载关学与明清实学
张载关学与明清实学的关系乃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儒学史研究的新课题、新领域。这不仅涉及关学与实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更关系到关学与实学的理论体系、历史定位、学术评价、源流走向等带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
张载关学是中国儒学史、宋明理学史研究的传统课题,海内外学者多有著述,陕西省学术界也召开过专门会议进行研讨,推动了张载关学研究的开展。然而,对于中国实学的研究则是中国学术界最近十多年来新拓展的领域。这一研究从全国的学术界而言,自八十年代开始起步,主要是自1992年成立中国实学研究会以后,逐渐形成全国性研究热潮,也成为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合作研究的热点,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研究成果,也提出并讨论了若干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葛荣晋认为,“就宋明哲学而言,除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外,还必须把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戴震等人为代表的实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来考察。这样一来,中国哲学的发展,除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外,还应在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补上‘明清实学’”。 《中国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4期,第7—8页。他还说:“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实学研究开始由明清实学逐步扩展到整个中国实学,在中国实学的内涵;主流与核心、起点、终点及发展阶段、实学与理学的关系,以及实学现代转换诸问题上,学者之间的争论更为激烈。
《中国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4期,第7—8页。
《中国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开封大学学报》1998年4期,第7—8页。
一、关学与实学概念定位
“关学”概念在历史上向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与用法。广义关学,泛指封建社会后期的陕西关中理学。明代关中大儒冯从吾在其《关学编自序》中说:“我关中自古称理学之邦,文、武、周公不可尚已,有宋横渠张先生崛起郿邑,倡明斯学,阜比勇撤,圣道中天。……余不肖,私淑有日,顷山中无事,取诸君子行实,僭为纂次,题曰《关学编》,聊以识吾关中理学之大略云。”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1—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余懋衡在明刻本《序》中解释说:“其书以‘关学’名,为关中理学而辑,表前修,风后进,用意勤矣。”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121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又李维桢刻本《序》解释说:“‘关学编者,侍御史冯仲好集关西之为理学者也。其为孔子弟子者四人,学无所考。于宋得九人,于金得一人,于元得八人,于明得15人,诸附见者不与焉,皆述其学之大略,为小传,授受源委可推求也。’”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12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明儒张舜典在《关学编后序》中论述得更透彻。他说:“关学之编,少墟冯待御为吾乡之理学作也,吾乡居天下之西北,脊坤灵淑粹之气自吾乡发,是以庖羲画卦,西伯演《易》,姬公制礼,而千万世之道源学术自此衍且广矣。……故此编惟列孔子弟子四人,横渠先生而至今,无不考而述焉。故不载独行,不载文词,不载气节,不载隐逸,而独载理学诸先生,炳炳尔尔也。”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6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以上诸家均取关学之广义,即泛指封建社会后期关中之理学而言。所谓狭义关学特指北宋时期以陕西关中张载为创始的理学或张载关学学派。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人民出版1959年版)第十一章所使用的“关学”概念多取其狭义。如说:“北宋时期陕西地方的关学,以张载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派。……关学当时与洛学、蜀学相鼎峙,但北宋亡后,关学就渐归衰熄”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第545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显然这里所云“北宋亡后,关学就渐归衰熄”一语,应理解为特指张载关学或张载关学学派,在北宋亡后渐归衰熄,而关中理学还继续着自己的生命,所以才有清人全祖望的评断: “关学自横渠 (张载)而后,三原(马理)、泾阳(吕柟、少墟)累作累替,至先生(李二曲)而复盛。” (《鲒埼亭集》卷十二)全祖望在此处是取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1—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121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12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冯从吾著《关学编》第6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第545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实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与界定。广义实学概念,泛指自先秦以来一切追求实际并重在应用(包括科学技术)的学问,这个“实”是与“虚”相对而言的。一般而论,任何学问都有“实”的部分和“虚”的部分。偏于追求实际并致力于应用的学问,可称为广义实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给水排水设施施工及验收手册》GB50268-2023.pdf VIP
- 2024年“民用无人机及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操控员技能与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极智杯”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职业技能大赛理论题库.pdf VIP
- word格式电子版个人简历模板.docx
- 重难点专题39 齐次化妙解圆锥曲线九大题型汇总(解析版).docx VIP
- 数学建模论文(副标题:摩天轮高度与时间的关系).doc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人体解剖.pptx VIP
-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