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课程阅读论文目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2011-10-6) 蔡元培:(讨论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 回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全体学生欢迎会上演说(1919) 教育独立议(1922)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1934)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1937) 蒋梦麟 那些扰攘不安的岁月 《西潮》英、中文序言 《新潮》缘起、引言 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 蔡先生不朽 忆孟真 胡适: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1920)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 知识的准备(1941)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1948) 梁漱溟 纪念蔡元培先生 傅斯年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傅斯年全集序言(欧阳哲生撰) 罗家伦 伟大与崇高——纪念先师蔡孑民先生 蔡无培先生与北京大学——谨以此文纪念先师蔡孑民先生百年诞辰 蒋梦麟先生传略 应星(讨论5) 蔡元培治校与中国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兴起——1917-1923年的北京大学(《教育与现代社会》149-225页) 梅贻琦(讨论3) 赠别大一诸君 就职演说 在昆明公祝会上的答辞 大学一解 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 竺可桢(讨论4) 思想自传(1961) 张伯苓(讨论4)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1944) 外国论文(讨论1) 席勒:利禄之徒与哲学之才 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 维泽:寂寞和交际作为知识增长的条件 韦伯,学术与政治(第一篇)。 录像片类: 1、百家讲坛:我心目中的陈嘉庚(上下),各37分钟。陈毅明,易中天。 2、[人物]南开之父——张伯苓,26:47分钟。 3、纪实·见证栏目: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一)北上(二)燕园(三)守望,各27分钟。 4、大师: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自由之风,24分钟。 [启蒙]第二集:蔡元培与北大,29分钟。 著作类: 1、《八位大学校长》智效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前言:看他们怎样当校长 北大功臣蒋梦麟(20世纪二十三年代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两次当校长(1928-1930年任中国公学校长;1945-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梅贻琦怎样做人做事(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张伯苓: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1919-1948年任南开大学校长。 竺可桢:管天的人如何管大学(1936-1949年任浙江大学校长。 罗家伦的校长生涯(1928-1930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三四十年代任中央大学校长。 任鸿隽与四川大学(1935-1937年任四川大学校长。 胡先骕与中正大学的命运(1940-1943年任中正大学校长。 这8位校长有7位留学美国,张伯苓早年虽未留美,同样深受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曾获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们花大力气将西方科学精神和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对北大、清华、南开、浙大、中央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建设,对现代中国教育与学术体制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书不随流俗,不囿偏见,择其要者——勾勒出来,颇具参考和研究价值。 2、《绝代风流》,刘宜庆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 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弦歌不绝、为人师表、一身正气的泱泱风范;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西南联大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那些特立独行、放浪形骸、个性卓异之士,才华与激情四射,谱写了一个不老的传奇。本书在还原联大师生跑警报、泡茶馆、唱昆曲、看电影的同时,渗透了这样的历史省察:西南联合大学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为何流失?在历史的动荡中,联大教授遭遇了怎样的诡异命运?在时代分岔的道路上,他们如何选择?本书关注西南联大师生的日常教学和衣食住行,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幽微精神,再现西南联大的风流。 3、《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常江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4、《司徒雷登传》,李跃森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传记作品的价值在于真实地描绘某个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历程,令人信服地解释出这个人在历史上何以会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因此,就是能够尽可能清楚地描绘出司徒雷登这个极特殊人物的人生轨迹,尽可能合理地揭示出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务求其真实,本书的对象是普通读者。希望本书能为普通读者认识司徒雷登其人提供一个参考,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学人提供一块铺路的石子。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