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一讲 (三)黎锦晖与儿童歌舞音乐 (四)刘天华的民族器乐创作 与国乐改进 (三)黎锦晖与儿童歌舞音乐 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揭开了我国近代歌剧艺术的序幕。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他的“明月歌舞团”被视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专业歌舞表演团体。 他创作了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中国第一代歌星如周璇、白虹、严华等都是他的弟子,他开启了我国流行音乐之门。 1、生平(1891——1967) “黎氏八杰” 1916-1919 年参加了北京大学音乐团,组织并主持了该研究会的“潇湘乐组”。 1921年,主持“国语专修学校”。1922 年,兼任《小朋友》周刊主编。筹划成立“明月音乐会”,并任会长。 1927年,成立“中华歌舞专门学校”——“美美女校”。1928年,成立“中华歌舞团”,并赴南洋演出。“家庭爱情歌曲”。 1929年,改组为“明月歌舞团”。1931年,纳入“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解体。 2、音乐创作: (1)儿童歌舞表演曲 24首,有两种表演形式: 一是以集体歌唱(包括领唱、齐唱或对唱)为主,配合队列变化或群舞,表达儿童的生活、理想和情感。如《努力》(1925)、《吹泡泡》(1928)等; 二是通过独唱、对唱,配以表情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某种情节,如《可怜的秋香》(1921)、《好朋友来了》(1921)、《寒衣曲》(1922)、《蝴蝶姑娘》(1928)等; 作品欣赏: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 暖和的太阳,太阳,太阳,太阳他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幼年时候的秋香。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她呀,每天只在草场上,牧羊,牧羊,牧羊,牧羊,可怜的秋香!可怜的秋香!可怜的秋香!可怜的秋香! 美丽的月亮,月亮,月亮,月亮他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少年时候的秋香。金姐她出嫁了,银姐她出嫁了,秋香,有谁爱你呢?有谁娶你呢? 灿烂的星光,星光,星光,星光他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老年时候的秋香。金姐她儿子好,银姐她女儿好。秋香,你的儿子呢?你的女儿呢? (2)儿童歌舞表演剧 1921-1927 年,共创作了12 部儿童歌舞剧。 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三蝴蝶》《神仙妹妹》《小羊救母》《小小画家》等。 作品欣赏: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中的《背书歌》 《小小画家》作于1928 年,主题思想是反对死读经书,提倡因材施教,由《贵姓大名》、《教子歌》、《打盹曲》、《斯文曲》、《背书歌》、《我要睡觉》和《赶快画》七支曲子组成。 3、创作特色: 选择适合少儿理解的题材,,贴近儿童生活又富有童趣; 采用民间小曲、传统曲牌加以创造改编,词曲结合自然; 注意通过音乐刻划人物形象; 借鉴西洋作曲手法;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尤其是儿童歌舞剧,成功地用音乐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并赋予音乐以一定的戏剧性。 思考与拓展: 黎锦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与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黎锦晖一直因其流行歌曲创作而背负着“黄色”十字架。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后期,音乐界才开始以历史辩证的角度重新审视黎锦晖与“黎氏音乐”。 请思考:我们该如何正确评价黎锦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成就? (四)刘天华的民族器乐创作与国乐改进 1、生平(1895—1932) “刘氏三杰” 1915—1922年在中小学教音乐。周少梅、沈肇州 1922年,被聘为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 1927年,发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 刘育和 刘育熙 2. 刘天华与“国乐改进社” 力主借鉴西乐,研究和改进国乐: 探查及保存即将失传的优秀传统乐曲、曲谱及乐器,访问健在的音乐大师; 改良记谱法、整理演奏法,编成有系统的书籍; 组织乐器厂研究改良乐器; 介绍西乐,为国乐改进提供辅助手段,并创造新的国乐艺术; 发行刊物、创设音乐学校以推广成果,创设研究所研究、创新中国音乐。 3、音乐创作及其贡献 二胡独奏曲十首:《病中吟》、 《空山鸟语》、《月夜、《苦闷之讴》(《苦中乐》)、《悲歌》(《处世难》)、《良宵》、《闲居吟》、《光明行》、《独弦操》(《忧心曲》)、《烛影摇红》 琵琶独奏曲三首:《歌舞引》、《改进操》、《虚籁》 民族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 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练习曲15首。 风格:旋律生动,手法朴实简炼,个性鲜明感人 作品欣赏:二胡曲《光明行》 创作于1931 年。 乐曲开始的四小节引子,用由弱而强的、节奏鲜明的顿弓演奏,好似行进中的整齐步伐声。紧接着第一段的开始两句出现了似小军鼓敲击的节奏,然后是激情而昂扬的音调。 第二段音乐主题先在G 调上出现,内弦演奏使得音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