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11从最简单开始-RozenbergQuarterly.pdf

我的故事11从最简单开始-RozenbergQuarterly.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故事 ~ 11. 从最简单开始 “我们从语言不通、一无所有慢慢努力,一步步打拼到现在, 这是我们第一代移民必须要承担的艰辛… 我是在山东出生的福建人,家里三兄弟三姐妹,六个孩子。说来有趣,我们家兄弟都是 在不同的地方出生的父亲当时工作的地点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我的老家在福建省连 江县琯头镇,是主要的几个侨乡之一。福建省有几个侨乡,比如说长乐的梅花,马尾区, 亭江镇。琯头镇和亭江镇紧挨在一起,我很小的时候这儿就是侨乡了,几乎所有的同 乡之人都住在海外。在我之前,我的大哥追随大嫂远涉重洋去了美国,我的小妹去日 本留学,大概两年后也转到美国去了。后来我二妹随我妹夫也去了美国。 那时出国打拼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孩子一到十八岁都开始想办法往外面走。乡村人没 有什么崇高的觉悟,出国就是为了淘金,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那时候,美国客 的房子盖得又高又壮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很高,国内月薪才几十块,而在美国餐 馆打工月薪两千美元左右,折合过来近一万块,对比太悬殊了!这样一来许多人的后 代都移民国外了。再到后来,等到家族在外做强做大,许多平民百姓走出来的人开始 怀念祖国,怀念故土,思乡情结油然而生,想要为家乡做贡献了。这是很多老华侨容 易去做的事情。 之前我的老家琯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年轻人全部都走出去打拼了。但现在情况发生 了改变,在美国,工资还是老样子,国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内做生意或 者做其他的行业,不会比在美国差。国门打开之后,人们的观念也日新月异地不断变 化,大家真正到外面看过后就知道什么形势了。虽然我的亲朋好友有去美国的,有去 日本的,我却来到了澳大利亚,成为了一名澳洲客。 我曾经在上海基地后勤部当汽车兵。从上海回到福建,我被分配到供销部门做司机。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供销部门当时也想走出去。因为对上海比较熟悉,我就带着琯 头供销社主任和县供销社主任两个人去上海开拓业务。走了一趟上海以后,两个主任 对我比较赏识,觉得我做驾驶员有点可惜,应该出来做管理人员。县供销社主任对我 说,县供销社准备在上海办一个驻上海办事处,因为他看重我在上海的经历,就任命 我去当办事处主任。一夜之间,我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进入了上海做了办事处主 任。我非常喜欢这种充满挑战的生活,但是有人不理解。驾驶员当时的待遇非常好, 工资又高,而且有外快,手上从来不缺零钱。你出车一趟给别人的东西带回来,别人 就给你十块报酬。当时来说十块二十块是很多的钱了,多到你永远都用不完的感觉。 可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前景来说,当司机就不太好了。去上海没多久,我最小的妹妹 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入大学。那时候考大学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非常困难。因为 考虑出路的问题,正好赶上了出国热潮。我当时澳门一个朋友的儿子就在日本读书, 勤工俭学。我一想还不错,就把两个妹妹送去了日本。这样一来,很多亲朋好友都来 找我帮忙。我开始更多地去了解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在当时的出国热潮中,我 的中央歌舞团的几个朋友去了澳大利亚,他们希望我也过去。出国就要辞职,可是领 导不同意,让我停薪留职。领导说让我出去闯荡一番,如果不行的话还可以给我留个 职位。我当时三十出头的年纪,在国内混的有模有样,有自己的司机,各方面关系都 非常好,经济基础也非常好。但是以我的性格,好马不吃回头草,一旦出去就不可能 再回头。 1989年,我就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我当时已经结婚,小孩有两岁多了。当时去澳洲 的留学生,特别是我们福建人,一去马上就开始找工作,有了工作后就没有心思好好 读书。回想起来,上海人做得好。上海人交了学费就好好在学校读书,不会着急打工。 当时在教室里一看谁没来,就知道他找到工作了,并为他感到庆幸。我出来的时候与 其他人有点不同。我是出来考察一下情况,想做成个身份,靠着国内良好的基础回国 发展。我妈妈舍不得我走,我说我呆半年,最多九个月就回来。在国内我在方方面面 都很好,需要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出国之前,我在家里买了房子,把我的家人安顿 好,告诉他们说我只是出去换一种身份就回来,混的好了将来就能到全世界。我就可 以到美国看望我哥,到日本看望我妹妹。一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我整个人的心态都 不平衡了,一直到后来去美国才平静下来。在国内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关系上都无限 风光的我,来到这里过着与普通人毫无两样的生活,仿佛从天堂坠入地狱,巨大的生 活反差让我觉得很迷茫。我习惯了花钱大手大脚,却跟一群不会乱花钱的老乡住在了 一起。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并不抱怨工作的劳苦,反而为能够赚钱而知足。我帮一个 国语都说不好的人给家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