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庄的祭祀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番仔庄的祭祀圈* * 本份報告在進行途間,承蒙嘉義縣民雄鄉福權村村長何坤龍先生、福權社區保安宮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先生、委員蔡有道先生及保安宮管理人賴木生先生指教幫助得以順利完成,特申謝忱。 黃柏豪** ** 嘉義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91級學生。 壹、序論: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嘉義地區係一開發歷史悠久之處,在荷據時期已有漢人入墾,到了明鄭與清領時期開墾更甚,其中尤其以平原沿海地區為開墾較早之處。雖然嘉南平原開發歷史悠久,但在台灣地區乃屬都市化尚未嚴重之處,除了嘉義市及嘉義縣各鄉鎮之市街以外,地表景觀單純,主要聚落仍以傳統漢人聚落村庄為主。故本研究乃以位於嘉南平原上之一聚落-番仔庄,研究聚落空間與祭祀圈之間的關係,並探討宗教組織和聚落社會組織之間關聯。 二、文獻探討: 祭祀圈的定義: 研究台灣社會的中日學者,很早就發現村廟在地方社區組織之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其中日本學者剛田謙於一九三八年在民族學研究四卷一期發表「台灣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一文中,將祭祀圈當作「共同奉祀一個主神的民眾所居住的地域」。(引自林美容,1986)施振民(1973)認為祭祀圈是以主神為經而以宗教活動為緯,建立在地域組織上的模式;許嘉明在研究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時,為祭祀圈重下定義,他說「祭祀圈是指一個主祭神為中心,信徒共同舉行祭祀所屬的地域單位,其成員則以主祭神名義下之財產所屬的地域範圍內之居民為限」。(轉引自林美容,1986)林美容(1986)認為此定義與剛田謙的定義有三點共通的地方,就是凡是祭祀圈都有一個主祭神,都有共同的祭祀,而且都指涉一定的地域範圍。不過許嘉明的定義裡多了一項要素,即神明是可以擁有財產的。 從剛田謙和許嘉明的祭祀圈定義,可見祭祀圈這一個概念的主體指的是一定的地域範圍,但這一概念其實尚包括共同的祭祀組織與共同的祭祀活動這兩項要素,因為必得有共同的祭祀,才有祭祀圈可言,而為了共同的祭祀,除了共同建造廟宇之外,通常也有共同的祭祀組織與祭祀活動,組織的方式容或有異,活動也有繁有簡,但其作為某一地域範圍內居民共同祭祀的意圖與表徵是很明確的,也是因著在一定範圍內居民共同的祭祀組織與活動,祭祀圈具有明顯的組織地方社區的特性。(林美容,1986) 本文所界定的祭祀圈是採用林美容(2000)所下的定義,祭祀圈是「為了共神信仰而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理單位」。 祭祀圈的內涵: 我們根據林美容(2000)的研究並加以整理,將祭祀圈的內涵分成共神信仰、地域單位、共同祭祀活動、共同祭祀組織、共同祭祀經費來說明。 1、共神信仰:漢人共同祭拜天地神鬼的文化傳統。最基本的是土地公,次基本的是三界公,再來是地方的保護神,最後是孤魂野鬼。以上以土地公及地方保護神的廟宇最常見,三界公廟則很少,萬應公等雖然有廟卻因為其為陰廟而絕少作為地方社區的象徵。此外,並非土地公、三界公、地方保護神、孤魂野鬼的共同祭祀都要齊備,才算有祭祀圈;只要有一種共同祭祀表示一個各別的地域單位,即有祭祀圈可言。 2、地域單位:一個祭祀圈所涵蓋的範圍,或是一個村莊,或是數個村莊,或是一鄉一鎮,基本上以部落為最小的運作單位,而以鄉鎮為最大的範圍。祭祀圈本質上是一種地方組織,表現出漢人以神明信仰來結合與組織地方人群的方式。其組織的人群由各種關聯的人群組成。但不論祭祀圈結合的是哪一種人群,其範圍都有一定的清楚界線,界線之內的居民就有義務參與共同的祭祀。 3、共同祭祀活動:主要是神祇的千秋祭典,神誕時要由爐主代表上供祭拜,居民也要拿祭品到公廟或公眾的祭祀場所去拜。祭祀當天通常有演戲,神明的千秋祭典當天,尤其是主祭神的生日或是作年尾戲的時候,也常常大「拜拜」,宴請從外地來的親友。一年之中較大的祭典,也常伴隨著神明的巡境,神明在其轄區內遶境巡行,所過之處,居民設香案祭品敬拜。 4、共同的祭祀組織:以頭家爐主的形式為最多,其組織由家戶代表組成。爐主代表區域內全體居民祭祀神祇,須準備祭品,安排祭祀事宜。頭家則是幫忙爐主的性質,從事收丁錢、搭戲棚等工作。卜爐主頭家的方式通常是由區域內全體居民中卜出,有時也採用分區、分鄰或分班輪流的方式產生。廟宇除了有祭祀組織外,尚有管理委員會,它們的組織是分開的而且組成人員、職務工作也不同,管理委員會大多為地方士紳組成,負責廟產管理以及對外交涉事務。 5、共同的祭祀經費:經費由居民以收丁錢的方式取得,凡屬同一祭祀圈內的居民,皆有義務繳交定額的「丁錢」,以支付祭祀活動等方面的支出,這是同等負擔。丁錢的收取是以區域內男丁人數來計算,但如果廟宇的收入不夠支出,就可能會收取丁口錢(口錢通常為丁錢的一半),而口錢則是按女性(通常為媳婦)人數來計算。此外,丁錢的收取並不是定額的,可能按每戶的人數進行隨意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