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 州 话 的 地 位;;一、分布区域、使用人口;闽东方言的一个分支(唐代以前)?独立(宋代泉州港的兴起);三、泉州话的韵书韵图; 泉州以古朴典雅、独具魅力的南音闻名海内外,它植根于泉州并延伸于闽南语系地区,同时远播台湾、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
南音又叫南管、南曲、南乐、弦管、锦曲和郎君乐。; 南音以泉州话为正音,历来的曲师教授学徒,严格要求字正腔圆,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较多早期闽南话的读音。
在明朝和清朝漫长的历史时期,漳州中东部,以及后来纳入福建的台湾岛,通行的都是梨园戏。; 明朝何乔远的《闽书》就记载漳州龙溪“地近于泉,其心好交合,与泉人通。虽至俳优之戏,必操泉音,一韵不谐,若以为楚语”。
这可见梨园戏当时在漳州东部是很火的。(当然,当时漳州的西部地区则通行潮州的潮剧。); 我们的研究对象——《荔镜记》和《满天春》,这是两部明刊闽南方言戏文。
《满天春》收入《明刊戏曲弦管选集》(简称《明刊三种》)一书中。
《明刊三种》中的“明戏十八出”,有十五出是泉州梨园戏的传统剧目,其中大部分于今仍可演出。; 而梨园戏剧种,自古以来只诞生于泉州,邻近地方只是流布,因此,泉州有当今独一无二的专业表演团体。
《明刊三种》中的272首弦管曲词,大部分仍在南音界传唱,而且必须以泉腔闽南方言解读才能尽其妙。因此,这三种戏曲弦管曲文,从声腔的角度来说,可以说就是“泉腔戏曲弦管曲文”。
; 《明刊三种》是孤本,三百多年前被外国人作为古文物带到欧洲,后为龙彼得先生所发现。
刊印于十七世纪初。
是用闽南方言写作的早期文学的罕见例证。; 《满天春》十八出戏,除了两出正音戏,其余均用闽南话写成。严格按照戏文中惯用的七种行当,后来又为七子班的戏仔亦步亦趋地承继。
即:生——男主角;旦——女主角;外——次要的男性人物;贴——次要的女性人物;净——滑稽或大胆之人(男或女);丑——小丑(男或女);末——补充人物(男)。;《荔镜记》; 资料 ⑴:
《荔镜记》是描写陈三五娘的恋爱、几经波折终于团圆的故事。
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是闽南、台湾流行最广的戏剧。
具有强烈的地域特性,是福建、台湾、东南亚妇孺皆知的爱情故事。它不只搬演于舞台上,也在民间说唱文学中盛行不衰。;角色;陈三五娘;五娘赏灯(人物:陈三、五娘、益春);林郎托媒(林大、李婆);责媒退聘、打媒姨;登楼抛荔;陈三学磨镜;陈三磨镜担子;陈三打破宝镜;陈三扫厅;五娘刺绣;陈三五娘;陈三五娘私奔;大意如下:; 《荔镜记》不是做作地将陈三五娘的故事纯情化,而是保留了人物性格的缺点以及社会的黑暗面,也反映作者不矫揉造作,忠于历史现实的创作风格。
; 《荔镜记》、《明刊三种》既然是明刊戏文,就保留了很多明代闽南话的特点,与现代闽南话有不小的差异。;明刊戏文有“乞”、“度”、“还”。充当给予义动词的例句如下:; 我们在研究“乞”、“度”、“还”的用法时发现,它们在《荔镜记》和《满天春》中除了表示“给予”之外,还有别的用法,其中“度”、“还”可以表示使役。例如:
;而戏文中“乞”既可以表示使役,例如:
;又可以表示处置:; 因此,在明刊泉腔戏文中,乞的虚化程度是最高的。
直到现代泉州方言,“乞”的虚化程度也是最高的,现代泉州方言“乞”已经没有给予动词的用法了,只有“介词”的用法,而“度”、“还”仍然还有动词的用法。
; 此外,“乞”、“度”、“还”都可以表示被动。但“度”和“还”后面都必须跟宾语,而“乞”后面可以不跟任何宾语表示被动,例如:; 我们说,现代泉州方言已经不用“乞”作为给予动词了,但“度”、“还”在泉州一带还有使用,除了“度”、“还”之外,现代泉州方言还有另外一个给予动词“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