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转化思想处理化学计算的几种策略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51004 )蒋晓荣
所谓“转化”,其实质就是将较陌生、较隐含、较困难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为较熟悉、较明朗、较容易的间题.简而言之,就是把原先不会做的题转化变成会做的题.因此,“转化’上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成败.现以典型习题为例,介绍几种化学训算中的转化策略,供参考.
一、由隐含转化为显露
有些题目从表而着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日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己知的“桥梁”。
【例1】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分析:整个题目全部用文字叙述,没有一个可供直接利用的具体数据.仔细审视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转化为(化隐含为显露)“Mg吸收的O2 质量等于MgCO3分解放出CO2的质量”,即可由2Mg~O2和MgCO3~CO2 ,导出44Mg ~16MgCO3 .这一关系式表明,在原混合物中镁粉与碳酸镁的质量比是44×24:16×84=11 : 14 . 【例2】已知某混合物由Na2S、Na2SO3、Na2SO4 三种物质组成.经测定,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求混介物中氧元素的质最分数. 分析:混合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仅已知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元素的质量分数,通常情况是无法求解的.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发现隐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解题条件,即Na 元素和S 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恒为(化隐含为显露).现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故氧气的质量分数=1-M-×M=1- .
二、由文字转化为图示
有些化学计算题,叙述冗长,信息点多,一时难以理顺各种关系.若能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示信密则可使题意简明清晰,过程具休形象,从而发现解题的途径.
【例3】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盐酸(盐酸均过量),调节天平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投人纯锌7.8
分析:不少学生比较畏惧有关天平平衡的计算.究其原因.是对平衡过程模糊不清,如若能根据题意.将文字转化为图示,则增重、失重关系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7.8g锌与盐酸完全反应可放出氢气0.24 g .故左边烧杯实际增重为7.8g 一0.24 g =7.56g .
质量为y的CaCO3 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来CO2 为,故右边烧杯实际增重为。
欲使反应后天平保持平稳,左、右烧杯增加的质量应相等,故有7.56g=,解的y=13.5g 。
【例4】把47g氧化铜与碳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冷却。已知反应后碳已消耗完,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g.向此固体中加入100g 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发掉46g水,再冷却到toc 时,溶液恰好饱和(无晶体析出),求:
(1)原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碳; (2)toc时,CuSO4 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关于溶解度计算三个重要知识点,头绪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若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示信息,则能帮助我们理清脉络,找到解题关键。图示如下:
(1)由图示知,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 的质量为:47g-36g=11g
设原混合物中含炭质量为x1:,与炭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x2
高温
C+2CuO====2Cu+CO2↑
12 160 44
x1 x2 11g
12:44=x1 :11g
160:44=x2:11g
解得x1 =3g , x2 =40g
故碳与CuO 剩余的CuO质量为;
47g-3g-40g
(2)设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1 , 生成水的质量为y2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18
4g y1 y2
80:160=4g:y1
80:18=4g: y2
解得y1 =8g y2 =0.9g
故toc时CuSO4 的溶解度为:
三、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5】有一包FeSO4和Fe2(SO4)3 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 % ,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我的鞋带我会系》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 VIP
- 新发展研究生英语视听说-Unit1-Personality-Traits.ppt VIP
- 焦化厂工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10-铁路运送行李、包裹.pptx VIP
- 英烈传大明山莺列传.pdf VIP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pdf VIP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xls VIP
- 《“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国庆主题》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