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与修复 整合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NA末端 1.RNA和DNA单链 互补序列识别结合 2.以RNA为模板 的逆转录过程 3.再发动新一轮的合成延长, 合成较长的重复序列 3.端粒酶的作用机制 4.以延长的DNA单链为模板, 3’-OH为引物合成富含C的 互补链 第三节 DNA复制的几个基本原则(特点) 一 、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模板 原则 特点 亲代的DNA双链,每股链都可作为模板 按碱基配对原则指导新链的合成 合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碱基顺序与亲代分子完全一样 一条链来自于亲代的DNA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链 * * 亲代DNA 子代 子代 半保留复制 新合成 的链 二、半不连续复制 (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1、 体内仅存在5’ 3’的DNA聚合酶 2、 前导链与随从链(岗崎片段) * * ? ? 半不连续复制: 在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分子中以3’ 5’方向的母链作为模板指导新的链以5’ 3’ 方向连续合成,另一股以5’ 3’ 为方向的母链则指导新合成的链以 5’ 3’方向合成1000—2000个核苷酸长度的许多不连续的片段(岗崎片段), 这种复制方式称之为半不连续复制。 * 5’ 5’ 3’ 3’ 5’ 5’ 3’ 3’ 5’ 5’ 3’ 3’ 前导链 随从链 岗崎片段 半不连续复制 * 前导链(leading strand): DNA复制时,一股以3’ 5’方向的母链作为模板,指导新合成的链以5’ 3’方向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 (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一致) * 随从链(lagging strand): DNA复制时,一股以5’ 3’方向的母链作为模板,指导新合成的链沿5’ 3’合成,1000—2000个核苷酸不连续的小片段的链称为随从链。 (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 * 岗崎片段(Okazaki): DNA复制时,一股以5’ 3’方向的母链作为模板,指导新合成的链沿5’ 3’合成1000—2000个核苷酸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之为岗崎片段。 岗崎片段由DNA连接酶连成一条完整的新链。 三、RNA引物 DNA聚合酶 不能催化两个游离的dNTP在DNA模板上聚合 需要具3’-OH的引物 RNA聚合酶 能催化两个游离的NTP在DNA模板上聚合 提供3’-OH引物 引物最后要被DNA聚合酶Ⅰ除去,缺口由该酶补满,再由连接酶连接 * 减少突变,提高DNA复制的真实性 * 5’ 5’ 3’ 3’ 5’ 5’ 3’ 3’ 前导链 随从链 岗崎片段 RNA引物 3’-OH 四、复制的真实性 DNA的半保留复制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RNA引物 DNA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复制出错是有即时的校读功能 (3’ 5’外切酶功能) DNA损伤的修复机制 * * 第四节 DNA的损伤与修复 一.造成损伤的原因 自发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细胞代谢、复制错误 紫外线损伤(共轭双键) 电离辐射损伤(X线/?线) 亚硝酸盐 C U 5-溴尿嘧啶 5-BU A 氮芥类 烷化剂 羟胺 C- A * G G 羟胺 二、DNA损伤类型 * Oxidation(氧化) Alkylation (methylation)(烷化) Hydrolysis(水解) Bulky adduct formation(加合物形成) Mismatch(错配) * 点突变 DNA某一碱基的突变 例:镰形红细胞贫血 缺失、插入 移码突变 ---GCA GUA CAU GUC--- 丙 缬 组 缬 ---GAG UAC AUG UC-- 谷 酪 蛋 丝 重排/重组 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 例:地中海贫血 与基因损伤的区别 1. Direct reversal repair MGMT, methyl guanine methyl transferase 三.修复机制 2. Base excision repair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有些呈性联遗传。因核酸内切酶异常造成DNA修复障碍所致。临床以光暴露部位色素增加和角化及癌变为特征。诊断要点:幼年发病,常有同胞发病史;患儿生后皮肤和眼对日光敏感,畏光,在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褐色斑点及斑片,伴毛细管扩张,间有色素脱失斑和萎缩或疤痕。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