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取得指导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全面施工的相关数据,确定标准施工工艺,我部于 年5月3日在K284+925~K285+100段左幅完成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所用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施工工艺进行验证及归纳总结,形成了标准的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现将其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上报。
一、施工情况简介
试验段施工前,我部依据相关规范及总监办所发《路基交验实施办法》(试行)要求 ,与路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监理工程师,对路槽进行了三方共测共检,并邀请了业主派员参加,所取得的数据符合规范要求并经三方签认确定,路槽交接所需相关程序、资料完善。
我部也完成了所有试验段所需资料的编制及批复工作;所用原材料均按规定频率进行了自检,监理进行了独立抽检,并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上报并已完成批复工作,试验段的施工技术方案等已经监理批复,开工前所需的所有准备工作及相关程序均有完善,具备试验段开工条件。
按批准的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项目部组织实施了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拌和开始时间为08时58分,拌和结束时间为13时18分,碾压结束时间为15时正,共计历时6小时02分。
试验段共拌制混合料930T(有30T因含水量偏大已作废料),底基层施工长度175米,理论施工长度应为181米(1米
整个施工过程较为有序,各工序衔接正常,人员分工明确并能够各尽其责。
成型产品外观较好,各几何尺寸及内在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经试验段验证的各工序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数据
1、各工序时间计算表
拌和时 间
到场时 间
摊铺完成时间
碾压完成 时间
拌和至碾压完成时间
备注
实测值
要求值
试验段数据1
8:58~ 9:08
9:08~ 9:34
09:34~ 09:46
9:59~ 10:30
92分钟
180分钟
碾压长度30米
试验段数据2
13:00~ 13:06
13:06~ 13:30
13:30~ 13:36
13:55~14:43
103分钟
180分钟
碾压长度50米
最远运距(碾压长度30米)
0~0:06
0:06~ 01:16
1:16~1:22
1:36 ~2:06
126分钟
180分钟
我部对单车料从拌和开始至碾压结束所用时间作了全程统计,如上表所示,混合料运至现场约需26分钟(运距4Km,时速为6.5Km/h),摊铺速度为2米/min,碾压完成平均时间为1米/分钟;试验段最短碾压段长度为30米,最长碾压长度为50米,试验段所取2个数据完成时间均在2小时内,符合规范要求。
我部底基层施工最远运距为古营集料场至标段终点,即K291+900-K302+900,运输距离为11Km,以碾压长度30米为(详见上表),由上文所得可推得共计需时126分钟,满足施工要求。
2、拌和
经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数据为:2-3cm: 1-2cm: 0.5-1cm:石屑:粉煤灰:水泥=7.4:34.2:17.58:33.3:4.5:3,最佳含水量为6%;
经试验段确定的350T/h产量时各料仓转速为:2-3cm: 1-2cm: 0.5-1cm:石屑:粉煤灰:水泥=6.2:618:1165:989:170:411,水流量为13。
经试验段确定的450T/h产量时各料仓转速为:2-3cm: 1-2cm: 0.5-1cm:石屑:粉煤灰:水泥=7.8:857:1437:1271:219:585,水流量为17。
换算为500T/H时产量时各料仓转速为:2-3cm: 1-2cm: 0.5-1cm:石屑:粉煤灰:水泥=8.6:953:1500:1413:243:651,水流量为18。
(1)拌和情况简介
试验段前,我部已对厂拌进行了标定和混合料试拌和,并已初定出了厂拌各料仓的相关转速数据,通过试验段较大数量、较长时间的拌和验证并确定厂拌最终标准转速。
拌和时间共计4时30分,扣除中途停拌时间2小时,实际拌和时间为2.5小时,平均拌和产量为400T/h。
拌和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转正常、相互配合良好;各料仓下料速度均匀稳定,如下料较困难的粉煤灰因料仓内安装了破拱装置,加之其含水量较小,也极少需要民工辅助下料;拌和现场井然有序,运输车辆通行顺畅。
(2)混合料拌和结果
为了验证不同产量下厂拌级配的均匀性,我部采用了前1小时350T/h、后1.5小时 450T/h的产量分别进行拌和。
350T/h产量拌和时含水量、灰剂量及集料筛分检测情况如下:
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0.5%范围内浮动,灰剂量均值为3.35(试验段适当提高了灰剂量),实际级配曲线与目标曲线基本吻合,拌和过程中三项指标数值稳定,无较大变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