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4-血管2正常心电图ECG的波形及生理意义.ppt

循环4-血管2正常心电图ECG的波形及生理意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心肌代谢水平对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主要靠局部代谢产物:腺苷(重要) 、Po2 ↓、H+ ↑ 、CO2 ↑等 →冠脉舒张 2、神经调节 迷走N(+) →直接作用使血管舒张,但使心脏↓代谢↓冠脉血流量↓ 交感N(+) →直接作用使血管收缩,但使心脏↑代谢↑冠脉血流量↑ 3、激素调节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肌代谢↑耗氧↑ →冠脉血流量↑   直接作用冠状血管α受体血管收缩,β受体血管舒张。 甲状腺激素→心肌代谢↑耗氧↑冠脉舒张,血流量↑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升压素→冠状A收缩,冠脉流量↓ (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正常心电图(ECG)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1) 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约为 7mmHg   大小取决于循环血量和循环系统容积之间的相对关系 (2)心脏收缩射血-必要条件 (3)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顺应性)-缓冲血压 动脉血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复习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 Systolic Pressure (SP) 心室收缩主动脉压升高,收缩中期所达到的最高值 健康青年人安静时100~120 mmHg (13.3~16.0 kPa) 舒张压 Diastolic Pressure (DP) 心室舒张主动脉血压下降,心舒末期所降到的最低值 60~80 mmHg (8.0~10.6 kPa) 脉搏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舒张压+1/3脉压 主动脉平均压 100mmHg 复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 的多少 (2)心率 (3)外周阻力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 复习 正常值: 4~12cmH2O 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量之间的关系 心脏射血能力↑→及时将回流血液射入动脉,中心静脉压↓ 静脉回流速度↑→中心静脉压↑ 临床上通过观察重症病人的中心静脉压作为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指标 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中心静脉压、外周静脉压 复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脏收缩力量 3、体位改变:主要受重力影响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呼吸运动(呼吸泵) 复习 五、微循环 Microcirculation 定义: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功能:进行血液和组织液间的物质和气体交换 微循环能控制流经组织的血流量进而影响全身动脉血压和静脉回流量,微循环处组织液生成和回流还影响血管内外的液体分布。 (一)微循环组成与通路 典型的微循环由7个部分组成: 微动脉 :环形平滑肌控制血流量,受N和体液调节(总闸门) 后微动脉 :微动脉分支成更细的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入口处稀疏平滑肌缠绕,控制部         分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受局部体液调节(分闸门) 。 真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的场所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受N和体液调节     (后闸门) 微循环的通路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 真毛细血管网 → 微静脉 特点:数量多(全身约400亿根),管壁薄,通透性大,迂回曲折,交错成网,穿插于细胞间隙。血流缓慢,有效交换面积大(1000m2),交替开放(安静时20%-35%开放,5-10次/分) 功能:物质交换 2、直捷通路 thoroughfare channel 微动脉 → 后微动脉→ 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 特点:短而直,血流速度较快,经常处于开放状    态,骨骼肌中较多。 功能: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流到静脉,    保持循环血量相对恒定;少量物质交换。 特点:管壁厚,流速快,无物质交 换功能,皮肤微循环中较多 功能:参与体温调节 3、动-静脉短路Arteriovenous Shunts 微动脉 →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 A-V吻合支 (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血压低 小动脉微动脉血流阻力大,血压降落大。 血液进入真毛细血管后,血压明显下降。 毛细血管A端约30-40mm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