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发展状况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 IPv6 发展状况 目 录 摘 要 1 第一章 IPv6 用户数 3 第二章 IPv6 流量 6 第三章 IPv6 基础资源 7 第四章 云端就绪度 9 第五章 网络就绪度11 第六章 终端就绪度 13 第七章 应用可用度 16 附 录 IPv6 监测指标体系 19 摘 要 《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国IPv6 规模部署工作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取得了积极进 展。 已分配IPv6 地址的用户数快速增长,IPv6 活跃用户数显著增加 目前国内主要互联网网站及应用正在改造过程中,根据对部分典型互联网应用的实 时监测和采样统计,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IPv6 活跃用户数已达 1.30 亿。我国基础电 信企业已分配IPv6 地址的用户数达 12.07 亿。 IPv6 流量快速增长,在总流量中的占比有待提升 近一年来我国IPv6 流量不断增长,截至2019 年5 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 联通城域网出口总流量达398.43Gbps ,LTE 核心网总流量达508.87Gbps ,骨干直联点总 流量达75.74Gbps ,国际出入口的IPv6 总流量达到80.45Gbps。但是与IPv4 流量相比, IPv6 流量依然较少,有待进一步提升。 IPv6 地址量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且拥有较丰富的储备 IPv6 基础资源主要包括IPv6 地址拥有量、AS 通告数量等。当前我国IPv6 地址申请 量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19 年5 月,我国IPv6 地址资源总量达到47282 块(/32 ),居 全球第一位。IPv6 地址数量能够满足当前IPv6 规模部署的要求,但是随着物联网、车联 网、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我国未来对于IPv6 地址的需求量依然较大。 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 ,LTE 网络和宽带接入网络大规模分配IPv6 地址 基础电信企业积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改造,骨干网络、LTE 网络、城域网络基本完 成改造。IPv6 国际出入口带宽“从无到有” ,已开通100Gbps;全国 13 个骨干网直联点已 经全部实现了IPv6 互联互通,IPv6 国内网间互联带宽快速增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教育网和科技网累计开通IPv6 网间互联带宽6.39Tbps 。 数据中心和域名服务系统改造较快,内容分发网络和云改造速度有待提升 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超大型、大型数据和中小型IDC 已全部完成IPv6 改造,可以为 用户提供IPv6 服务。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递归域名服务系统(DNS )全部支持IPv6 域名 解析。内容分发网络(CDN)企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IPv6 改造,初步具备IPv6 的分发 1 加速能力,但服务范围和服务带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云服务企业加快IPv6 改造,负载 均衡、云主机、对象存储、云服务器等云产品支持IPv6 访问,但业务类型有待增加。 LTE 终端的瓶颈制约正在消除,家庭无线路由器支持度较低 国内市场占比较大的10 个品牌的LTE 移动终端,均已支持发起IPv6 地址请求、获 得IPv6 地址,并能支持IPv6 应用。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操作系 统,以及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基本都已支持IPv6 。IPv6 规模部署的软硬件环境得到显著改 观,但是家庭无线路由器IPv6 支持率依然偏低。 政府和央企网站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闻媒体网站改造亟待提速 截至2019 年6 月,全国91 家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中主页可通过IPv6 访问的网站共 有83 家,占比为91.2% ;全国96 家中央企业门户网站中主页可通过IPv6 访问的网站有 77 家,占比为80.2% ;13 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主页可通过IPv6 访问的网站共有2 家, 占比为15.4% 。 商业网站及应用改造明显加速,改造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 截至2019 年6 月,国内用户量排名前50 的商业网站及移动应用可通过IPv6 访问的 已达40 家,占比为80%。由于改造周期较长、牵涉环节较多,网络、应用、终端的协同 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网站及应用改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