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浅析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消毒灭菌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11年以来供应室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工作程序。结果为临床医疗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消毒灭菌操作和质量监测.能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系数。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火菌;监测;医院感染
供应室,是医疗器械、各类物品消毒灭菌工作中心,消毒质量的效果,直接影响医院治疗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要强化做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管理,保证灭菌物品质量,从根本上切断感染源的传播。现将灭菌质量工作监测管理经验,作如下阐述,予以同仁工作借鉴。
1材料与方法
1.1灭菌方法
1.1.1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法工作中,严格执行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法操作规程,包装、装载、摆放严格。物品包装规格:敷料包不超过5kg,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包的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X50cm;物品摆放采用竖式摆放,为使消毒灭菌效果好,使蒸汽充分进入和空气排出,要求两包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玻璃瓶等开口向下或侧放;装载容量要求:柜式容积应在10%-90%之间。灭菌前将冷空气排除,灭菌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特别注意控制灭菌温度、灭菌时间、饱和蒸汽等指标,才能使灭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并定期对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检查、校验,保持各种功能良好运行,同时做相应记录。
1.1.2采用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方法严格控制辐照强度及消毒时间,辐照强度要求:70uw/cm;消毒时间要求:30min-60min,同时做相应记录。
1.2监测方法
1.2.1化学监测物品方法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第一步灭菌参数设定:温度设定132℃;压力要求达到0.21MPa;时间为6min。第二步指示卡放置:每个灭菌物品消毒包的中心位置或容器内。第三步观察指示卡变化:灭菌过程当温度达到132℃、压力达到0.21MPa、时间达6min时,指示剂发生化学反应,指示卡及3M胶带的颜色发生变化。第四步结论:指示卡及3M胶带的颜色如由黄色变为标准黑色,灭菌物品示为合格。
1.2.2生物学监测方法每月定期使用灭菌柜进行灭菌监测,蒸汽灭菌,使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监测,频率1次/月。方法:第一步做测试包: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自做标准测试包;第二步测试包放置:将标准测试包放置柜内布点上、中层放灭菌柜中心,下层前、中、后;第三步判断灭菌结果:灭菌后后即可取,放入3M快速生物阅读器中,经3h培养,自动阅读结果红灯亮为灭菌不合格,绿灯亮为灭菌合格。
1.2.3灭菌后物品监测监测对象,是消毒灭菌存放期内(一周日以内)的灭菌医疗用品。对于手术用的钳子、剪子等大件医疗器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棉拭在灭菌后的物品卜涂抹lO次变换部位,然后将之装入盛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细菌培养;对于小件医疗器具可直接放入培养液中。然后放置于56℃-60℃培养箱内培养248小时观察其结果。
1.2.4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对无菌间、清洁区,空气采用布点法和或平板暴露法进行监测。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控制在无菌区≤3200CFU/m3,清洁区
2结果
灭菌后物品经抽样检查:治疗包128个,容器97个,全部为无菌生长,合格率100%。监测结果:无菌间空气采样72次,合格数69次,合格率95.83%。
3讨论
3.1供应室,是控制医院内部感染的重要岗位,承载全院的医疗器械,物品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合理区域的划分,是确保无菌物品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房间布局为污染区、一般工作区、清洁区及无菌区,回收污物品与处理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与灭菌分开,并设置供应室专用回收、输送物品的电梯通道,实现物品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
3.2提高供应室人员的技术素质,定期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培训及技能考核,使工作人员,尽快熟悉掌握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标准和各种操作技术,如器械的识别、清洗、保养灭菌器操作方法和如何打包消毒等,从而提高供应室人员控制医院感染质量的意识。
3.3重视清洗、包装质量,回收的器械等物品,要由专人专车,分类回收,根据污染程度、类别等进行统一归类。物品浸泡、清洗、打包、消毒灭菌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灭菌操作规程。物品包的大小、分类,物品包要竖式摆放,各包之间留有间隙,玻璃瓶等开口向下或侧放,包裹以不超过30X30x50cm大小、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装载量在柜式容积的10%-90%之间。灭菌时,尽量将同类物品归放一起,分别进行灭菌。若必须将不同性质物品放在一起灭菌,应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