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故的处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处理 ①幼儿太小,不能随意让幼儿吃饭团或馒头强行把异物带下去,这样不仅不会生效,反而会把异物推向深处,进入食道口,导致喉头水肿,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的危险。 ②较大的异物嵌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难,急性梗阻而引起窒息,发现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现象,应立即将儿童抱起,用手拍背,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并急送医院处理。 食道、胃异物 (一)原因和症状 由于幼儿玩耍时,将花生米,豆类,纽扣,玻璃球,塑料小玩具和硬币等放入口中误吞或饮食时不慎将杏核、枣核、等吞入食道或胃内。 食道异物表现为哽噎,吞咽困难,疼痛,大异物可向前压迫气管,引起呛咳和呼吸困难。 (二)处理 ①异物较小,表面光滑能通过食道,可进食大量的韭菜,芹菜,菠菜等多粗纤维食物,促进异物随大便排出,要连续观察三天是否有异物排出。 ②异物较大,如:包子,馒头,棉球等,切勿使尤为饮水,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 是健康的人经口摄入受污染和霉变的食物后而发生的疾病,如:某种未成熟的水果,或暴饮暴食引起的肠胃炎,四季豆,发芽的土豆,霉变的食品,木薯等。 备注:保教人员应多注意观察在班幼儿的排便情况,尤其是拉肚子的幼儿。 误服药 (一)原因 多因药品管理不当,给幼儿服药时,查对不仔细而致使勿服。 (二)处理 ①误服腐蚀性很强的药物,对食道黏膜刺激很大,应立即喝鸡蛋清,牛奶,稠米汤,和豆浆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附着在食道和胃黏膜上,起保护作用。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②误服非腐蚀性药物时应立即催吐,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口咽部,使其呕吐后送往医院处理。 ③送幼儿去医院时要把误服药的药瓶带上,供医生抢救时参考。 毒虫蛰咬伤 夏季常见的会咬伤幼儿的虫有蚊子,马蜂,蜈蚣等,咬伤的位置多为头,面部,四肢,等暴露位置,局部咬伤的部位会立即出现过敏反应,皮肤及皮下组织明显水肿,如:眼睑,口唇,阴囊,包皮等疏松组织被咬伤,水肿更为明显。有的幼儿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抽搐,喉头水肿,抽搐等。 (二)处理 ①局部处理,蚊子叮咬,可涂地耐德软膏,(含激素低)一般昆虫咬伤,可涂过氧化氢溶液,中和毒素,在涂清凉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水止痒。 ②蜂蛰伤或毛虫刺伤,可用胶布黏贴法拔出蜂刺和毛虫刺,还可用肥皂水涂伤处,在用清水冲洗,涂药。 颅脑损伤 (一)原因主要是意外跌落,游戏是碰撞,击打或手工课时被刺。 ①颌面部和头颅外皮有割伤,淤血及红肿等。 ②耳,鼻,颌面部和头颅外皮有割伤 (二)处理 ①头面部受伤的儿童,一般都应送去医院。 ②立即对受伤的幼儿进行简单的检查,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如有严重外出血,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④如有血性分物从耳,鼻,口中流出,可能是颅底骨折造成的脑脊液外漏,让幼儿侧卧,并将头部抬高一些,使液体顺位流出。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填塞,耳,鼻。 重点:运送途中应将幼儿平卧使其头侧位,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使呼吸道通畅,并固定患儿头部两侧,尽可能避免头面部摇晃和震动。 高空坠落 (一)原因 多见游戏时从大型玩具上跌落,楼梯上滑落。 (二)处理 ①去除患儿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②周围血管损伤,压迫伤部以上血管止血,无效时可用止血带。 ③颌面部受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分泌物。 ④快速平稳的送往医院。 紫外线损伤 幼儿园常用的消毒灯是用于空气消毒,通电后,氩气先电离,然后冲击水银电离,产生紫外线。经5—7分钟计时,紫外线杀菌能力与其波长有密切关系。 (一)防护 ①注意眼睛,皮肤的保护,照射时监督幼儿离开紫外线光源照射范围。以免引起眼炎,或产生皮肤红斑。 一 、发热 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发热处理 患儿常表现为精神不好,面色潮红,耳朵发红,口干舌燥,小便少,或者上呼吸道症状 1、将幼儿送至保健室,保健医生给幼儿测量体温。正常腋下温度为:36.6-36.8 2、如测量后发现幼儿发烧,立即通知主班老师联系家长,请家长到园接幼儿去医院看病,切不可大意造成幼儿高烧惊厥。 幼儿园不可以让幼儿服用任何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5℃,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多喝水;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应使室内通风换气,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尽快提醒家长到园接幼儿) 一般发热使用冷湿敷,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包括有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块、冰盐水、冰帽、灌肠、冰液体静脉输入等方法。注意体温降到38 ℃以下时应停止使用。退热药的使用常用美林(布洛芬)口服适用感染性病症引起的发热。双氯芬酸钠栓肛塞(宁少毋多)见效快,适用于拒绝口服的患儿。复方氨基比林,肌注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