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监测点群三维动画演示 金坪子滑坡体测量机器人站 金坪子滑坡变形网监测现场 (一) 金坪子滑坡变形网监测现场 (二) 外业自动化程度高、人员少、观测时间短 、经费省; 内外业一体化、效率高、成果可靠、精度高 外业工作强度大、人员多、成本高、时间长; 内业工作繁琐 综合评价 1~2天 5天 内业时间 7~10天 25天 外业时间 2名 4名 技术人员 Leica TCA 2003 GPS接收机 软件系统两个 WILD T3 WILD T2 WILD DI2002 仪器设备 现采用技术 (2G) 原采用技术 (常规) 比较内容 表一 网观测比较分析一 比较内容 原采用技术 (常规) 现采用技术 (2G) 仪器设备 WILD T3 WILD T2 WILD DI2002 Leica TCA 2003 GPS接收机 软件系统两个 技术人员 4名 1名 外业时间 6天 1.5小时 内业时间 2天 2小时 综合评价 强度大 人员多 成本高 时间长 工作繁琐 自动化、一体化 人员少、经费省 时间短、效率高 实时 成果数字化、可靠、精度高 表二 变形体监测比较分析 二) 野猫面滑坡 野猫面滑坡 三) 黄蜡石滑坡 黄蜡石滑坡 谢 谢 大 家! * * * * * 2 自动测量参数设置 1)初始测量 2)测点分组 3)观测时间定制 4)连接点组与定时器 5)测量限差设置 6)自动测量参数设置 7)数据存储方式选择 1)初始测量 目 的: 初始测量用以获取所有监测点的点位信息,以便在自动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这这些点位信息进行监测点的自动搜寻。 操作步骤: 1)单击学习测量按钮,启动仪器测量监测点数据; 2)输入监测点基本信息,如点名、备注等; 3)单击保存结果按钮将监测点初始测量数据保存。 初始测量界面 2)测点分组 目 的: 测点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在自动测量过程中控制仪器应测量哪些监测点,并且按照什么顺序测量这些点。 操作步骤: 1)新建点组,输入点组名; 2)从左列表中选择需要归入当前点组的测点; 3)单击保存点组按钮将保存点组数据。 测点分组界面 3)观测时间定制 操作步骤: 1)设置自动测量的开始日期和开始时间、结束日期和结束时间以及测量周期; 2)单击添加定时器按钮可保存观测时间定制设置; 观测时间定制界面 目 的: 控制监测点在何时启动自动测量,实现无人值守,提高工作效率,真正达到自动化效果。 注 意: 最多只能设置3个定时器。 4)连接点组与定时器 目 的: 控制仪器实现指定点组中的测点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动测量。 操作步骤: 1)在左边列表中选择定时器,然后再在右边下拉框中选择对应点组; 2)单击保存连接设置即可完成点组与定时器连接工作。 连接点组与定时器界面 5)自动测量限差设置 目 的: 设置各项限差,用于保证自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设置参数: 水平角测角中误差 天顶距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 X方向中误差 Y方向中误差 Z方向中误差 X方向位移限差 Y方向位移限差 Z方向位移限差 自动测量限差设置界面 6)自动测量参数设置 设置参数: 度盘选择 测量次数 测距模式 点位遮挡处理方式 测量超限处理方式 测站倾斜量记录方式 自动测量限差设置界面 7)数据存储方式选择 设置参数: 自动测量过程中是否更新各监测点的学习初测值; 点位测量数据存储方式 数据存储方式选择界面 3 自动测量 1)自动测量 2)图形显示 1)自动测量 自动测量界面 2)图形显示(一) 图形显示界面——测点位置图 2)图形显示(二) 图形显示界面——单个测点不同周期变形曲线图 2)图形显示(三) 图形显示界面——多个测点同一周期变形曲线图 4 测量数据处理 1)输入目标高 2)参考点设置 3)坐标重计算 4)计算日平均 5)参考点分区 6)数据差分处理 1)输入目标高 目标高输入界面 目标高输入是指输入每次仪器设站时所量测的监测点目标高信息,包括点组名、周期、点名、目标高(单位为m)和观测日期等。 2)参考点设置 参考点输入界面 设置参考点的目的是用以差分改正,以此消除或减弱某些测量误差,从而达到提高观测数据精度的目的。一般,参考点个数应多于两个。 3)坐标重计算 坐标重计算功能是根据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参考点数据与测站点数据重新计算变形点坐标的功能,这一功能只是对原始观测数据的X、Y和Z坐标重新计算。 4)计算日平均 计算日平均界面 计算日平均是求取某一或某些指定监测日期内各观测周期数据的平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