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4月 第8卷 第4期 301
·海外速递·
椎动脉颅内段:一个被忽视的区域
Louis R.Caplan(作者);王晶(翻译);刘丽萍,赵性泉(审校)
【编者按】 译者单位
相对于颈内动脉,针对后循环的研究一向较少,而在后循环血管中,椎动脉颅内段又是
最容易被忽视的。获得2012年Johann Jacob Wepfer奖的Louis R. Caplan教授的这篇综述介绍了椎动脉 10005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颅内段的历史和研究现状,对临床工作会有帮助,我们在征得Caplan教授同意后将其翻译成中文,以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飨读者。在此感谢Caplan教授的授权,也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赵性泉教授、 通信作者
刘丽萍教授和王晶医师的沟通、审校和翻译工作! 赵性泉
【摘要】
在后循环所有的动脉中,我们对椎动脉颅内段关注最少,特别是在闭塞病变的治疗方面。 zxq@
早期的临床病理研究表明,在延髓外侧及小脑后下动脉分布区梗死的患者中经常发现椎动脉颅内
段闭塞。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
NEMC-PCR)408例患者中,严重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或闭塞最为常见,其中椎动脉远端最易受累,有
时还累及基底动脉。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常累及双侧,并且常伴有基底动脉及颈部椎动脉闭塞。双侧
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患者症状有突发眩晕/视物模糊及共济失调等,病程迁延数月或者数年,但很少
会发展成致残性卒中。大多数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患者的梗死灶多位于后循环供血区的中央及远端,
吻侧可以到达延髓及小脑下部。虽然目前的诊断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椎动脉颅内段及梗死部位,但
对不同的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却少有研究报道。椎动脉颅内段疾病的治疗仍是一
个未知的领域,亟需关注及解决。
【关键词】 椎动脉;延髓梗死;小脑梗死
The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a neglected species WANG Jing, LIU Li-Ping, ZHAO
Xing-Q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Xing-Quan, E-mail:zxq@
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对卒中的关注与日 于椎动脉,它们从最近的孔道入颅,就是脊髓
俱增,但椎动脉颅内段是所有大动脉中讨论得 下降所通过的那个大孔。随后上升到达延髓的
最少的。本文重点介绍椎动脉颅内段疾病中已 两侧……当它们到达第六对颅神经(即现在的
知、未知和目前研究较少涉及的领域。 Ⅸ、Ⅹ、Ⅺ、Ⅻ颅神经)”上升的位置,左右支汇
合形成一支(基底动脉)并与脊髓伴行。”
1 历史背景 1.2 延髓外侧梗死 在Wallenberg以前,很少
1.1 Wepfer Johan Jacob Wepfer继 有对椎动脉颅内段的描述。虽然他不是首次描
Vesalius之后进行细致严谨的尸检研究,其解 述这种症状和体征的医师,但他的名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