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一夏商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安史之亂與唐代衰亡 第一節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背景 (1) 兵力失衡 府兵制初期, 四成府兵都在關中→內重外輕。 玄宗改行彍騎制,邊境兵鎮駐兵遠超中央→外重內輕。 安史之亂的背景 (2) 鎮將權重 唐睿宗在邊境設節度使,統籌防務。 玄宗時沿邊置十節度使,兼掌軍、政、財大權。 安史之亂的背景 (3) 政治腐敗 玄宗晚年寵愛楊貴妃,縱情聲色,無心政事。 玄宗不再接納忠言。奸佞李林甫、楊國忠先後執政,朝中賢才被排斥,政局腐敗。 安史之亂的背景 (4) 胡將勢大 李林甫為杜絕邊帥入相,竟用胡人為節度使。 邊境駐軍也有不少胡人,自然易生變亂。 將相不和 楊國忠即相位前,已多次向玄宗說節度使安祿山將要謀反,即相位後,安祿山遂起兵叛唐。 馬嵬驛兵變時,士兵都認為楊貴妃是釀成安史之亂的禍首,你同意當時士兵的看法嗎? 思 考 指 引 先分析楊貴妃對安史之亂的爆發有何責任。 再分析其他引起安史之亂的原因。 比較各項原因,分析它們對安史之亂爆發的重要性。 綜合以上各項,決定自己的立場。 安史之亂的經過 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等借回紇兵反攻,激戰八年,才平定叛亂。 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安史之亂與唐代國運的關係 (1) 政治方面 藩鎮勢大:肅宗為早日平亂,竟讓安史降將保留勢力,造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宦官弄權:安史之亂時,宦官李輔國因擁立肅宗有功,得以掌管禁軍和處理奏章。宦官權勢更為強大。 安史之亂與唐代國運的關係 (2) 經濟方面 國庫空虛:安史之亂破壞黃河流域經濟,又使戶籍散失,國庫收入因而大減。 民生困苦:經濟殘破,物資短缺,價格飛漲,加上政府開徵各種稅項,使人民生活困苦。 安史之亂與唐代國運的關係 (3) 軍事方面 邊境民族入侵:回紇族自恃平亂有功,不但對唐朝百般苛索,更侵擾邊境。吐蕃、南詔等都乘機入侵。 國威衰落:貞觀初年,唐朝國勢強大,太宗被各民族君長奉為天可汗。安史之亂後,唐室衰落,無復當年盛勢。 第二節 安史亂後的政局與唐室衰亡 安史亂後的政局 (1) 藩鎮割據 肅宗對安史降將採取安撫政策,引致藩鎮割據。 全國藩鎮曾多達四十多個。 藩鎮互相攻擊,甚至聯合抗唐。其中河北三鎮為禍最烈。 安史亂後的政局 (2) 藩鎮割據 安史亂後的政局 (3) 宦官之禍 安史亂後的政局 (4) 朋黨相爭 自憲宗朝開始,牛黨與李黨互相排斥,甚至勾結宦官作聲援,爭鬥達四十年之久。 牛李黨爭使朝中人才凋零,助長宦官氣燄。 安史亂後的政局 (5) 強鄰入侵 安史之亂時,駐守西北的軍隊調到中原平亂,使西北邊防薄弱。 吐蕃乘機侵佔西域、河西走廊等地,成為唐室大患。 吐蕃衰弱後,南詔又接連入侵。 安史亂後的政局 (6) 民變四起 藩鎮割據,宦官、朋黨亂政,使百姓生活困苦,終於引發民變。 唐末先後有裘甫、龐勛、王仙芝和黃巢發動民變。其中以黃巢之亂規模最大。 安史亂後唐室仍可維持國祚的原因 (1) 中興政局 唐憲宗力主對藩鎮用兵,使跋扈的節度使服從中央,史稱「元和中興」。 唐宣宗制裁叛亂的藩鎮,史稱「大中之治」。 藩鎮互相制衡 跋扈藩鎮多集中於河朔地區,其他藩鎮或制衡不聽號令的藩鎮;或於邊疆抵禦外患;或於東南以財力支持中央。 藩鎮之間互相牽制,使唐朝國祚得以延續。 安史亂後唐室仍可維持國祚的原因 (2) 經濟重心南移 安史之亂,張巡、許遠死守雎陽,使東南地區免受戰火摧殘。 中國經濟重心從此南移,東南地區賦稅成為唐室收入主要來源。 行兩稅制 唐德宗接納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制,大幅增加國家收入。 安史亂後唐室仍可維持國祚的原因 (3) 航運商業得利 唐代宗時,以劉晏整頓漕運,確保東南地區物資順利運至中央。 劉晏又擔任鹽鐵使,規定政府統一收購食鹽,再轉售商人自由運銷各地,保障國家收入。 對鐵、酒和茶葉實施專賣。 安史亂後唐室仍可維持國祚的原因 (4) 海外貿易繁盛 唐代海外貿易日益繁盛,唐室向外商徵稅,以補國用不足。 江南經濟未被破壞 安史之亂主要地區在黃河流域,已發展的江南地區未被波及,唐的經濟基礎未被動搖。 莊園收納佃農 安史之亂,流民投靠豪強大族的莊園為佃農。 莊主向佃農提供農具及生活所需,使人民免受重稅之苦,發揮社會救濟的作用。 唐室衰亡 朱溫篡唐 黃巢之亂後,朱溫和李克用成為最強大的藩鎮,互相攻伐。 公元903年,朱溫應宰相崔胤密召,入京盡殺宦官,並乘機把持朝政。 公元907年,朱溫篡位,唐亡。 「安史之亂是導致唐代滅亡的關鍵。」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思 考 指 引 先分析安史之亂與唐代滅亡的關係。 再分析其他引致唐代滅亡的原因。 比較各項原因,分析它們對唐代滅亡的重要性。 綜合以上各項,決定自己的立場。 探究活動 唐代衰亡的原因眾多,除了內部問題,如藩鎮割據、宦官為禍等,還有來自邊境民族的威脅,例如回紇、吐蕃、南詔等不斷侵擾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